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niu的成語 (207個)

    121

    牛頭阿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u ē p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稱地獄中長著牛頭的鬼卒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路巖傳》:“奢肆不法,俄與韋保衡同當國,二人勢動天下,時目其黨為‘牛頭阿旁’,言如鬼陰惡可畏也。”
    122

    牛頭馬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u mǎ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家語;指閻王手下的兩鬼卒;一個頭像牛;一個面像馬。現比喻各種各樣兇惡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楞嚴經》:“牛頭獄卒,馬頭羅剎,手執槍矟,驅入城門。”
    123

    牛童馬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ng mǎ z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泛指地位卑下的人。牛童,牧童;馬走,猶仆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元稹《〈白氏長慶集〉序》:“然而二十年間,禁省、觀寺、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,王公妾婦、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。”
    124

    牛蹄之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í zhī c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涔:雨水。牛蹄印中的積水。形容水量極少。也比喻處在不能有所作為的境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 汜論訓》:“夫牛蹄之涔,不能生鳣鮪。”《淮南子 俶真》:“牛蹄之涔,無尺之鯉。”北周 庾信《為杞公讓宗師表》:“況復一枝倦曲,終危九層之臺;一股涔蹄,必傷千里之駕。”
    125

    牛蹄之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í zhī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牛蹄中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叢子·連叢子下》:“且今已乏矣,而方須租人,是猶古人欲決江海以救牛蹄之魚之類也。”
    126

    牛蹄中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í zhōng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蹄:是指牛蹄印里的積水。牛蹄印坑里的魚。比喻死期迫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(魏) 應璩《與韋仲將書》:“誠恐將為牛蹄中魚,卒鮑氏之肆矣。”
    127

   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kǒu,bù wéi niú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異于牛后乎?”
    128

   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kǒu,wú wéi niú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同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章炳麟《社會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
    129

    寧為雞口,勿為牛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kǒu,wù wéi niú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寧:寧愿;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二回:“生員雖貧士也,語云,‘寧為雞口,勿為牛后。’豈有圣門弟子,貪紈袴之膏粱,而亂朝廷之名教者乎!”
    130

    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kǒu,wú wéi niú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異于牛后?”
    131

    寧為雞尸,無為牛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shī,wú wéi niú c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尸:主持,主管。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,也不做大國的仆從。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,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周顯王三十六年》胡三省注:“蘇秦說韓王寧為雞尸,無為牛從。尸,主也。”
    132

    寧為雞尸,不為牛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shī,bù wéi niú c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尸:主持,主管。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,也不做大國的仆從。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,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寧為雞尸,不為牛從。”
    133

    牛餼退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xì tuì d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餼:活的牲口。用牛羊擊退敵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弦高以牛餼退敵,墨翟以縈帶全城。”
    134

    牛星織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xīng zhī nǚ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即牛郎織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無名氏《古詩十九首》詩之十:“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。”
    135

    牛衣病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yī bìng w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貧病交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劉克莊《沁園春·再和林卿韻》詞:“便羊裘歸去,難留嚴子;牛衣病臥,肯泣王章?”
    136

    牛衣對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yī duì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睡在牛衣里,相對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王章傳》:“初,章為渚生學長安,獨與妻居。章疾病,無被,臥牛衣中;與妻決,涕泣。”
    137

    牛衣歲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yī suì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貧困的生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曾國藩《送妹夫王五歸》詩之四:“織屨辟纑終古事,牛衣歲月即羲皇。”
    138

    牛羊勿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yáng wù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勿使牛羊踐踏。比喻愛護。語出《詩·大雅·行葦》:“敦彼行葦,牛羊勿踐履,方苞方體,維葉泥泥。”鄭玄箋:“草木方茂盛,以其終將為人用,故周之先王為此愛之,況于人乎?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詩·大雅·行葦》:“敦彼行葦,牛羊勿踐履,方苞方體,維葉泥泥。”鄭玄箋:“草木方茂盛,以其終將為人用,故周之先王為此愛之,況于人乎?”
    139

    牛衣夜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yī yè k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牛衣對泣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溫庭筠《上裴舍人啟》:“今則阮路興悲,商歌結恨;牛衣夜哭,馬柱晨吟。”
    140

    牛渚泛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zhǔ fàn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渚:地名,在安徽當涂縣;泛月:月夜劃船游玩。比喻才士相逢,以文會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袁宏傳》:“謝尚時鎮牛渚,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,會宏在舫中諷詠,聲既清會,辭又藻拔,遂駐聽久之。”
    * niu成語,niu的成語,帶ni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