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niu的成語 (207個)

    101

    扭扭捏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niǔ niē n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走路故作嬌態或有意做作。也形容說話、做事不爽快、不大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三十四回:“那般嬌嬌啻啻,扭扭捏捏,就象那老怪的行動。”
    102

    忸忸怩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niǔ ní n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五子之歌》:“顏厚有忸怩。”
    103

    捏捏扭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ē niē niǔ n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身體左右扭動。形容故作嬌媚或有意做作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1回:“須知有一種不自重的女子,專歡喜涂脂抹粉,見了人,故意的捏捏扭扭,躲躲藏藏的。”
    104

    泥牛入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í niú rù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無音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潭州龍山和尚》:“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,直至如今無消息。”
    105

    忸怩作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ní zuò t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忸怩:羞愧的樣子。形容不自然;不大方;含羞做作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巴金《談〈春〉》:“倘使小說不能作為我作戰的武器,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轉彎抹角、忸怩作態,供人欣賞來換取作家的頭銜呢?”
    106

    扭捏作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niē zuò t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具有嬌揉造作或夸張的性格,不是天然或自然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107

    牛皮大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pí dà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皮:指虛套的話。指會吹噓而不干實事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都是牛皮大王!”
    108

    寧戚叩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íng qī kòu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有才的人淪落做低賤的事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109

    扭曲作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qū zuò z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是非顛倒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岳伯川《鐵拐李》第一折:“兄弟,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,所以不走不逃。”
    110

    拗曲作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ù qū zuò z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故意將錯的說成對的。比喻是非顛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方媽媽呆了半晌,開口不得,思想沒收場,只得拗曲作直,說道:‘誰叫你私下通奸?我已告在官了。’”
    111

    牛首阿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shǒu ē p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稱地獄中長著牛頭的鬼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閻羅夢》:“即有牛首阿旁,執公父至,即以利叉刺入油鼎。”
    112

    牛溲馬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sōu mǎ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牛溲馬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居室·房舍》:“收牛溲馬渤入藥籠,用之得宜,其價值反在參苓之上。”
    113

    牛溲馬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sōu mǎ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溲:牛屎;一說指車前草。馬勃:一種生長在濕地及腐木上的菌類植物;俗稱牛尿和馬屁菌。借指不值錢的下賤而有用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馬勃,敗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無遺者,醫師之良也。”
    114

    扭手扭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shǒu niǔ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身體左右扭動。形容故作嬌媚或有意做作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49回:“你們休要扭手扭腳的。”
    115

    扭是為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shì wéi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扭:拗弄。指顛倒是非。硬將對的說成錯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活拿蕭天佑》第一折:“誰不知諂佞人是你一個王樞密,你如今扭是為非。”
    116

    牛山之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shān zhī b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牛山上發出的悲嘆。譏諷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
    成語出處:
    117

    牛頭不對馬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不上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十四回:“盡其所有寫上,都是牛頭不對馬面。”
    118

    牛頭不對馬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“見鬼,大爺自姓高,是江西人,牛頭不對馬嘴!”
    119

    扭頭別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tóu biè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別:轉動;項:頸項。扭轉頭顱表示不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2回:“幸是我那天不曾莽撞,不然今日之下,弄得一個扭頭別項,一個淚眼愁眉,人生到此,還有何意味!”
    120

    牛聽彈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īng dàn q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聽不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瞿秋白《亂彈》:“現在,‘治于人的小人’,要想在無線電的播音里去聽清楚昆曲的平上去入,自然是牛聽彈琴,一竅不通了。”
    * niu成語,niu的成語,帶ni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