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ni的成語 (260個)

    221

    雪泥鴻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ě ní hó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雪泥鴻爪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馮珍《摸魚子·寄戴受茲》詞:“去年曾記深宵語,也算雪泥鴻跡。”
    222

    雪泥鴻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ě ní hóng zh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鴻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。比喻往事遺留下的痕跡。鴻:鴻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和子由澠池懷舊》詩:“人生到處知何似,應似飛鴻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計東西。”
    223

    相判云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pàn yún n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判:分辨。形容差別很大,有天地之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63回:“只因先君見背太早,耳少正訓,遂至今日與世兄相判云泥。”
    224

    相視而笑,莫逆于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shì ér xiào,mò nì yú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莫逆:彼此情投意合,非常相好。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,無所違逆于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子祀、子輿、子犁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:‘孰能以無為首,以生為脊,以死為尻,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,吾與之友矣。’四人相視而笑,莫逆于心,遂相與為友。”
    225

    相視莫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shì mò n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彼此間友誼深厚,無所違逆于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大宗師》:“子祀、子輿、子犁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:'孰能以無為首,以生為脊,以死為尻,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,吾與之友矣。'四人相視而笑,莫逆于心,遂相與為友。”
    226

    銷聲匿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shēng nì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11卷:“然畏穎川知之,遂旅游資中郡,銷聲斂跡,惟恐人知。”
    227

    消聲匿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shēng nì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公開講話,不出頭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,不再出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藝文類聚》卷三六引北周庚信《五月披裘負薪畫贊》:“禽巢欲遠,魚穴惟深,消聲滅跡,何必山林!”
    228

    消聲匿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shēng nì y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公開講話,不出頭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,不再出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藝文類聚》卷三六引北周庚信《五月披裘負薪畫贊》:“禽巢欲遠,魚穴惟深,消聲滅跡,何必山林!”
    229

    銷聲匿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shēng nì y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銷聲避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陳其元《庸閑齋筆記·南匯李高士》:“又不見遺民尚有葉與熊,棄家削發空王宮,銷聲匿影將毋同。”
    230

    削鐵如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ē tiě rú n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削鐵就像削泥巴似的。形容刀器極其鋒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范受益《尋親記》:“純鋼打就,久煉成之;斬人無血,削鐵如泥。”
    231

    云飛泥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fēi ní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比喻消失。②比喻懸殊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王褒傳》:“云飛泥沉,金鑠蘭滅。”《隋書·盧思道傳》:“云飛泥沉,卑高異等。”
    232

    雨膏煙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gāo yān n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花草樹木在煙雨中顯得肥腴潤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柳永《剔銀燈》詞:“艷杏夭桃,垂楊芳草,各斗雨膏煙膩。”
    233

    魚瞵鶚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lín è n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魚和鶚那樣瞪眼注視。比喻瞠目而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八:“蓋士大夫沉浮里閈,其制行稍岸異者,未有不使流俗人魚瞵鶚睨者也。”
    234

    有你不多,無你不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nǐ bù duō,wú nǐ bù sh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無關緊要的人,可有可無
    成語出處:
    235

    云泥分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ní fēn g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云泥:云在天,泥在地,高下懸殊。比喻雙方相隔甚遠,不能相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傷友》詩:“今日長安道,對面隔云泥。”
    236

    旖旎風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nǐ fēng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旖旎:柔和美麗。柔和而美麗的韻致風采或自然風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一霎時局已到齊,真正是翠繞珠圍,金迷紙醉,說不盡溫柔景象,旖旎風光。”
    237

    云泥殊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ní shū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。比喻地位懸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·荀濟《贈陰梁州》:“云泥已殊路。”
    238

    云泥異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ní yì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。比喻地位相差懸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與辛幼安殿撰書》:“亮空閑沒可做時,每念臨安相聚之適,而一別遽如許,云泥異路又如許。
    239

    云泥之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ní zhī b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。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逸民傳 矯慎》:“仲彥足下,勤處隱約,雖乘云行泥,棲宿不同。”
    240

    云泥之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ní zhī ch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云泥之別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石鼓文研究·古拓二種之比較》:“舉與民國八年上海藝苑真賞社所印行安氏別本相比較,固大有云泥之差,而視‘天一閣本’亦遠有上下床之別。”
    * ni成語,ni的成語,帶n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