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ni的成語 (260個)

    181

    潛光匿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guāng nì y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潛光隱耀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懺悔禮佛文》:“自雙樹八枝,潛光匿曜;寶城不梓,慧扇方掩。”
    182

    棄逆歸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nì guī sh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脫離叛軍而歸順朝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自然相率棄逆歸順。”
    183

    親昵亡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 nì wú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親昵:很親近;亡:通“無”。形容關系十分密切,沒有絲毫隔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蕭望之傳贊》:“蕭望之歷位將相,藉師傅之恩,可謂親昵亡間。及至謀泄隙開,讒邪構之,卒為便嬖宦豎所圖,哀哉!”
    184

    去逆效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ù nì xiào sh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逆:違背。脫離叛逆者,效法忠于國家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陸贄《招諭淮西將吏詔》:“如能去逆效順,因事建功,明設科條,以示褒勸。”
    185

    墻上泥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shàng ní p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無用或低賤的附屬物,也比喻妾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鄭廷玉《楚昭公》第四折:“可正是堂上的糟糠,休猜作墻上泥皮。”
    186

    氣吞虹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tūn hóng n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虹霓:彩虹。氣勢可以吞掉天上的彩虹。形容氣魄宏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岳珂《桯史·王義豐詩》:“阮得此詩獨憮然不滿意,曰:‘先生氣吞虹霓,今獨少卑之,何也?’”
    187

    氣吐虹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tǔ hóng n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虹霓:彩虹。吐氣能成為天上的彩虹。形容氣魄宏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聚獸牌》:“氣吐虹霓興宇宙,赤心忠孝保江山。”
    188

    窮兇極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xiōng jí n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逆:違背。做事兇殘不合禮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:“臣播越失據,忠義不果,遂得使操窮兇極逆,主后戮殺,皇子鴆害。”
    189

    潛形匿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xíng nì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隱蔽形跡,不露真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讜《唐語林·豪爽》:“狡吏奸豪,潛形匿跡。”
    190

    潛形匿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xíng nì y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潛形匿跡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獻通考·職役二》:“為民者以寇戎視其吏,潛形匿影,日虞懷壁之為殃。”
    191

    潛蹤匿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zōng nì y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隱蔽蹤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》:“潛蹤匿影,方暗中捫壁竊行,突火光一掣,朗若月明。”
    192

    順道者昌,逆德者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dào zhě chāng,nì dé zhě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,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。同“順德者昌,逆德者亡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司馬彪《戰略》:“古人有言‘順道者昌,逆德者亡’。”
    193

    順德者昌,逆德者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dé zhě chāng,nì dé zhě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,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高帝紀》:“臣聞‘順德者昌,逆德者亡’,‘兵山無名,事故不成’。”
    194

    順德者吉,逆天者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dé zhě jí,nì tiān zhě xi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:依順;吉:吉利;逆:違逆;兇:不幸。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,違背天意的必定遭受災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梓《豫讓吞炭》第四折:“你道順德者吉,逆天者兇,我怎肯二意三心,背義忘恩,有始無終。”
    195

    十惡五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è wǔ n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種種不可赦免的大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殺狗勸夫》第二折:“嫂嫂也,我不曾犯十惡五逆,這一個家緣兒都被你收拾。”
    196

    嫂溺叔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ǎo nì shū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出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親,禮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權也。”后以“嫂溺叔援”喻視實際情況而變通做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親,禮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權也。”
    197

    順人者昌,逆人者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rén zhě chāng,nì rén zhě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:依順;昌:昌盛;逆:違背。順應民眾的就能興旺,違逆民眾的定要毀滅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申屠剛傳》:“夫圣人不以獨見為明,而以萬物為心。順人者昌,逆人者亡,此古今之所共也。”
    198

    授手援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shǒu yuán n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授手:伸手;溺:淹沒。伸手去救落水的人。比喻救援苦難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天下溺,援之以道;嫂溺,援之以手。”
    199

    順天者存,逆天者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tiān zhě cún,nì tiān zhě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,違背天道的則滅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斯二者,天也。順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”
    200

    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tiān zhě chāng,nì tiān zhě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,違背天道的則滅亡。同“順天者存,逆天者亡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梓《豫讓吞炭》第四折:“豈不聞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,趙氏既昌,合當順人應天,不宜苦苦直要報仇。”
    * ni成語,ni的成語,帶n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