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的成語 (560個)
-
381
士飽馬騰
- 成語拼音:
- shì bǎo mǎ téng
- 成語解釋:
- 軍糧充足,士氣旺盛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士飽而歌,馬騰于槽。”
-
382
素車白馬
- 成語拼音:
- sù chē bái mǎ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辦喪事用的車馬,后用作送葬的語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尸子》上卷:“湯之救旱,乘素車白馬,著布衣,嬰白茅。”
-
383
撒村罵街
- 成語拼音:
- sā cūn mà jiē
- 成語解釋:
- 撒:故意。當街用粗話罵人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離婚》:“自己的妻子呢,只會趕小雞,叫豬,和大聲嚇唬孩子,還會撒村罵街呢!”
-
384
舍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
- 成語拼音:
- shě dé yī shēn guǎ,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紅樓夢》第六十八回:“拚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。”
-
385
殺回馬槍
- 成語拼音:
- shā huí mǎ qiā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出其不意的回頭一擊
- 成語出處:
-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八章:“七連給他來了這么個回馬槍,他卻委實惱怒了。”
-
386
使酒罵坐
- 成語拼音:
- shǐ jiǔ mà zuò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使酒罵座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灌夫為人,剛直使酒。……武安遂怒,劾灌夫罵坐不敬,系居室。”
-
387
使酒罵座
- 成語拼音:
- shǐ jiǔ mà zuò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使酒罵坐”。漢灌夫為人剛直不阿,好使酒。一日,與魏其侯竇嬰共赴丞相田蚡宴。夫怒蚡傲慢無禮,遂借行酒之機指臨汝侯灌賢而罵之,其意實在蚡。蚡乃劾夫罵坐不敬。事見《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。后因稱在酒宴上借酒使性、辱罵同席之人為“使酒罵座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灌夫為人剛直不阿,好使酒。一日,與魏其侯竇嬰共赴丞相田蚡宴。夫怒蚡傲慢無禮,遂借行酒之機指臨汝侯灌賢而罵之,其意實在蚡。蚡乃劾夫罵坐不敬。事見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。
-
388
素口罵人
- 成語拼音:
- sù kǒu mà rén
- 成語解釋:
- 以茹素之口罵人。比喻偽善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李之彥《東谷所見 茹素》:“古語兩句甚好:寧可葷口念佛,莫將素口罵人。”
-
389
神龍馬壯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lóng mǎ zhuàng
- 成語解釋:
- 喻身體健壯、氣宇軒昂。
- 成語出處:
-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那時候,一個個青年人都是神龍馬壯,氣吞牛斗。”
-
390
駟馬不追
- 成語拼音:
- sì mǎ bù zhuī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駟馬難追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鄧析子·轉辭》:“一言而非,駟馬不能追;一言而急,駟馬不能及。”《魏書·刑罰志》:“何得非正刑書,施行四海。刑名一失,駟馬不追。”
-
391
司馬稱好
- 成語拼音:
- sī mǎ chēng hǎo
- 成語解釋:
- 五代李瀚《蒙求》詩:“司馬稱好。”徐子光集注:“(后漢司馬徽)口不談人之短。與人語,莫問好惡,皆言好。有鄉人問徽安否,答曰好。有人自陳子死,答曰大好。妻責之曰:人以君有德,故相告,何忽聞人子死,便言好!徽曰:卿言亦大好。”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,事理不
- 成語出處:
- 五代·李瀚《蒙求》詩:“司馬稱好。”徐子光集注:“(后漢司馬徽)口不談人之短。與人語,莫問好惡,皆言好。有鄉人問徽安否,答曰好。有人自陳子死,答曰大好。妻責之曰:人以君有德,故相告,何忽聞人子死,便言好!徽曰:卿言亦大好。”
-
392
四馬攢蹄
- 成語拼音:
- sì mǎ cuán tí
- 成語解釋:
- 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二折:“則道是孤鴻伴影,幾時吃四馬攢蹄。”
-
393
死馬當活馬醫
- 成語拼音:
- sǐ mǎ dāng huó mǎ yī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,仍然抱萬一希望,積極挽救。也泛指做最后的嘗試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顧張思《土風錄》第13卷:“知不可救,姑且醫治曰‘死馬當活馬醫’。”
-
394
駟馬高車
- 成語拼音:
- sì mǎ gāo chē
- 成語解釋:
- 駟馬:一車所駕的四匹馬。套著四匹馬的高蓋車。舊時形容有權勢的人出行時的闊綽場面。也形容顯達富貴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于定國傳》:“少高大閭門,令容駟馬高蓋車。”
-
395
駟馬高蓋
- 成語拼音:
- sì mǎ gāo gà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駟馬高車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于定國傳》:“少高大閭門,令容駟馬高蓋車。”《南史·隱逸傳上·漁父》:“吾黃金白璧,重禮也;駟馬高蓋,榮勢也。”
-
396
駟馬高門
- 成語拼音:
- sì mǎ gāo mén
- 成語解釋:
- 《漢書·于定國傳》:“始定國父于公,其閭門壞,父老方共治之。于公謂曰:‘少高大閭門,令容駟馬高蓋車。我治獄多陰德,未嘗有所冤,子孫必有興者。’至定國為丞相,永為御史大夫,封侯傳世云。”后以“駟馬高門”謂門第顯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于定國傳》:“始定國父于公,其閭門壞,父老方共治之。于公謂曰:‘少高大閭門,令容駟馬高蓋車。我治獄多陰德,未嘗有所冤,子孫必有興者。’至定國為丞相,永為御史大夫,封侯傳世云。”
-
397
殺馬毀車
- 成語拼音:
- shā mǎ huǐ chē
- 成語解釋:
- 《后漢書 周燮傳》:“捍馮良呴年三十,為尉從佐。奉檄迎督郵,即路慨然,恥在廝役,因壞車殺馬,毀裂衣冠,乃遁至犍為,從杜撫學。”后以“殺馬毀車”喻棄官歸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周燮傳》:“[馮良]年三十,為尉從佐。奉檄迎督郵,即路慨然,恥在廝役,因壞車殺馬,毀裂衣冠,乃遁至犍為,從杜撫學。”
-
398
食馬留肝
- 成語拼音:
- shí mǎ liú gān
- 成語解釋:
- 《史記 封禪書》:“文成(少翁)食馬肝死耳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案:《論衡》云:‘氣熱而毒盛,故食走馬肝殺人。’”又《漢書。儒林傳 轅固》:“轅固,齊人也。以治《詩》孝景時為博士,與黃生爭論于上前……于是上曰:‘食肉毋食馬肝,未為不知味也;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文成(少翁)食馬肝死耳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案:《論衡》云:‘氣熱而毒盛,故食走馬肝殺人。’”
-
399
蛇毛馬角
- 成語拼音:
- shé máo mǎ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蛇生毛,馬出角。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。比喻有名無實者
- 成語出處:
- 章炳麟《王天論》:“國家者如機關木人,有作用而無自性,如蛇毛馬角,有名言而非實存。”
-
400
駟馬莫追
- 成語拼音:
- sì mǎ mò zhuī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駟馬難追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方汝浩《禪真逸史》第二十八回:“常泰道:‘大丈夫一言既出,駟馬莫追,豈有變更!’”
* ma成語,ma的成語,帶ma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