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ma的成語 (560個)

    341

    鉗馬銜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mǎ xián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鉗馬:夾馬嘴器具;枚:形似筷子的工具。古代行軍時防止喧嘩鉗馬口,人銜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袁淑《防御索虜議》:“宜選敢悍數千,騖行潛掩,偃旗裹甲,鉗馬銜枚。”
    342

    雀馬魚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è mǎ yú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珍禽異獸。語本《漢書·西域傳贊》:“自是之后,明珠、文甲、通犀、翠羽之珍盈于后宮,蒲梢、龍文、魚目、汗血之馬充于黃門,鉅象、師子、猛犬、大雀之群食于外囿。殊方異物,四面而至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漢書·西域傳贊》:“自是之后,明珠、文甲、通犀、翠羽之珍盈于后宮,蒲梢、龍文、魚目、汗血之馬充于黃門,鉅象、師子、猛犬、大雀之群食于外囿。殊方異物,四面而至。”
    343

    求馬于唐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mǎ yú táng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到空無所有的市集去買馬。比喻求非所求,必無所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莊周《莊子 田子方》:“彼已盡矣,而女求之以為有,是求馬于唐肆也。郭象注:“唐肆,非停馬處也。”
    344

    求馬于唐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mǎ yú tá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到空無所有的市集去買馬。比喻求非所求,必無所獲。同“求馬于唐肆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蘇曼殊《與劉半農書》:“(達吐,)西域術語,或神秘之名,即查泰西字書,不啻求馬于唐市。”
    345

    犬馬之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愿象犬馬那樣供人驅使,以報恩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連環計》第二折:“呂布至死也不忘大德,當效犬馬之報。”
    346

    犬馬之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誠心實意。一般謙稱自己的誠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人,譬人之誠不能動天。”
    347

    犬馬之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齒:年輪。自己的年齡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楊萬里《答張子儀尚書》:“今茲犬馬之齒,七十有六矣。”
    348

    犬馬之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謙稱自己的疾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張衡《東京賦》:“值余有犬馬之疾,不能究其精詳。”
    349

    犬馬之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j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臣僚的果敢決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息夫躬傳》:“其有犬馬之決者,仰藥而伏刃。”
    350

    犬馬之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l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犬馬:古時臣子對君主常自比為替主子奔走的犬馬;以表示忠誠。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驅使;為人效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段灼傳》:“愿陛下思子方之仁,念犬馬之勞,思帷蓋之報,發仁惠之詔,廣開養老之制。”
    351

    犬馬之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犬馬之勞。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驅使,為人效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7回:“不才愿施犬馬之力,同共替天行道。”
    352

    犬馬之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l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臣子眷戀君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禹錫《蘇州謝上表》:“江海遠地,孤危小臣。雖雨露之恩,幽遐必被;而犬馬之戀,親近為榮。”
    353

    騎馬找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mǎ zhǎo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東西就在這里;卻還到外去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1回:“彼時間騎馬尋馬,只要弄到一筆大大的銀款,賺上百十兩扣頭,就有在里頭了。”
    354

    犬馬之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m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命:生命。對自己生命的謙稱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華歆傳》:“臣備位宰相,老病日篤,犬馬之命將盡。”
    355

    青梅竹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méi zhú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青梅:青的梅子;竹馬:指小孩將竹竿騎在襠下做馬。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。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白《長干行》詩:“郎騎竹馬來,繞床弄青梅。同居長干里,兩小無嫌猜。”
    356

    犬馬之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n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犬馬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曹植《黃初六年令》:“將以全陛下厚德,究孤犬馬之年,此難能也。”
    357

    犬馬之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犬馬一樣對主人忠心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三王世家》:“臣竊不勝犬馬心,昧死愿陛下詔有司,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。”
    358

    犬馬之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ǎn mǎ zhī y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供養父母的謙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為政》:“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于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?”
    359

    敲牛宰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o niú zǎi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宰殺牲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千里獨行》第四折:“兩壁廂敲牛宰馬,做一個慶喜的筵席。”
    360

    輕裘肥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qiú féi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穿著輕暖的皮襖,騎著肥壯的好馬。形容生活闊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赤之適齊也,乘肥馬,衣輕裘。”
    * ma成語,ma的成語,帶ma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