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拼音是ma的漢字

    拼音是ma的字有:馬、嗎、媽、麻、摩、罵、瑪、碼、嘛、抹、螞、蟆、榪、犸、祃、睰、禡、馬、螞、蔴、碼、蟇、鰢、罵、駡、鎷、??、?、?、孖、庅、??、??、閁、??、?、傌、嗎、媽、??、痲、獁、遤、溤、??、?、??、榪、嫲、??、瑪、嘜、?、??、??、犘、?、?、??、??等。
    漢字拼音解釋
    1.哺乳動物,頭小,面部長,耳殼直立,頸部有鬣,四肢強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長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車、耕地、乘騎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馬蜂。馬勺。3.姓。
    má|mǎ|ma [ma]1.用在句末表示疑問:明天他來嗎?。你找我有事嗎?2.用在句末表示反問:你這樣做對得起朋友嗎?3.用在句中停頓處,點出話題:這件事嗎,其實也不能怪他。錢嗎,能省點就省點。[má]疑問代詞。什么:干嗎?。嗎事?。你說嗎?。要嗎有嗎。[mǎ]藥名,有機化合物,化學式C17H19O3N·H2O。白色結晶性粉末,味苦,有毒,是由鴉片制成的。用作鎮痛藥,連續使用容易成癮。[英morphine]
    1.媽媽,稱母親。2.對長一輩或年長已婚婦女的尊稱:姑媽。大媽。3.舊時對中老年女仆的稱呼(放在姓之后):魯媽。吳媽。
    1.草本植物,種類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苧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亞麻”等。莖皮纖維通常亦稱“麻”,可制繩索、織布:麻布。麻衣。麻袋。麻繩。麻紡。2.指“芝麻”:麻醬。麻油。3.像腿、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:腳麻了。4.感覺不靈,或喪失感覺,引申為思想不敏銳:麻痹。麻醉。麻木不仁。5.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:麻子。6.帶細碎斑點的:麻雀。麻蠅。7.喻紛亂:麻亂。麻沸。8.姓。
    mó|mā [mó]1.摩擦;接近:摩拳擦掌。摩天大廈。2.撫摸:摩弄。3.研究;切磋:揣摩。觀摩。4.摩爾的簡稱。[mā]〔摩挲〕用手輕輕按著一下一下移動:把衣服摩平了。挲(sa)。
    1.用粗野或惡意的話侮辱人:不打人不罵人。2.斥責:他爸爸罵他不爭氣。
    見下。
    1.(碼兒)表示數目的符號:數碼。號碼。頁碼。價碼。2.表示數目的用具:籌碼。砝碼。3.用于事情:這是兩碼事。你說的跟他說的是一碼事。4.堆疊:把這些磚碼齊了。5.英美制長度單位,符號yd。1碼等于3英尺,合0.9144米。
    má|ma [ma]1.助詞。2.用在陳述句句尾,表示道理顯而易見,有提示意:不會不要緊,邊干邊學嘛!3.用在句中停頓處,提醒對方注意后面的話:人嘛,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。[má]佛教咒語用字。
    mǒ|mò|mā [mǒ]1.涂:涂抹。抹粉(喻美化或掩飾)。抹黑(喻丑化)。抹子(瓦工用來抹灰泥的器具。亦稱“抹刀”)。2.揩,擦:抹拭。哭天抹淚。3.除去,勾掉,不計在內:抹煞。4.輕微的痕跡:“林梢一抹青如畫”。一抹余暉。[mò]1.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:抹墻。抹石灰。2.緊靠著繞過去:抹頭。抹身。3.用手指輕按,奏弦樂指法的一種。[mā]1.擦:抹桌子。2.按著向下移動、除去:抹不下臉來(礙于臉面或情面)。
    mǎ|mā|mà [mǎ]1.〔螞蟥〕環節動物,身體長形,稍扁,黑綠色,尾端有吸盤。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,吸食人畜的血液。亦稱“馬鱉”、“水蛭”。2.〔螞蟻〕同“”。[mà]1.〔螞蚱〕“蝗蟲”的俗稱。2.(螞)[mā]1.〔螞螂〕“蜻蜓”的俗稱。2.(螞)
    má|mò [má]蝦蟆。[mò]小蚊。
    mà|mǎ [mà]床前橫木。[mǎ]〔榪杈〕三腳木架。中國四川省都江堰的活動攔水壩,就是用榪杈和滿裝卵石的竹籠做成的。
    見〔猛犸〕
    古代在軍隊駐扎的地方舉行的祭禮。
    視睰。
    古代行軍在軍隊駐紮的地方舉行的祭禮:禡牙(古代軍隊出發舉行祭牙旗之禮)。
    同“”。
    mǎ|mā|mà [mǎ]1.見“螞蟻”。2.見“螞蝗”。[mā]見“螞螂”。[mà]見“螞蚱”。
    同“”。
    1.代表數目的符號:碼子(a.數目符號;b.圓形的籌碼;c.金融界稱自己能調度的現款)。號碼。頁碼。價碼。2.計算數量的用具:籌碼。砝碼。3.指一件事或一類的事:這是兩碼事。4.英美制長度單位,一碼等於0.9144米。5.堆疊:碼垛。碼放。6.古同“”,瑪瑙(亦作“碼碯”)。
    古同“”。
    1.古書上說的一種魚。2.水馬,一種海蝦。
    同“”。
    同“”。
    1.錯認的第43號化學元素。1925年,德國化學工作者諾達克宣布他發現了第43號元素,將其命名為鎷。1937年美國人伯利埃等以人工蛻變鉬原子的方法,真正發現了第43號元素,即化學元素“锝”。2.化學元素“釤”的舊譯。
    ?? ??mā ◎ 〈韓〉鐵鎚。同“
    ? ma ?⒈  〈韓〉同“亇”,地名。⒉  〈韓〉工具,鐵鎚。⒊  〈韓〉砧具。⒋  〈韓〉裳。
    ? mǎ|mà|mián
    zī|mā [mā]〈方〉成雙的;成對的:孖髻山(山名,在廣東)。[zī]雙生子。
    mó|mā|me 古同“”。
    ?? ??mǎ ㄇㄚˇ ◎ 同“”。
    ?? ??mǎ ㄇㄚˇ ◎ 同“”。
    1.邪視。亦單用為“閁”。2.撐。
    ??
    ? mǎ|mà ?mǎ ㄇㄚˇ〔存?〕也作“???”。漢縣名,在今四川省宜賓市。《説文?邑部》:“?,存?,犍為縣。”
    1.中國漢代刑罰之一。2.姓。
    má|mǎ|ma [má]方言。什么。《三俠五義》第八十回:“智爺接過來一看,道:‘這是嗎行行兒?’王頭道:‘這是銀錁兒。’智爺道:‘要他幹嗎呀?’”[mǎ]見“嗎啡”、“嗎呼”。[ma]1.表疑問語氣。《老殘遊記》第三回:“看見老殘,喚道:‘先生,先生,你會看喉嚨嗎?’”2.表停頓語氣,有提示下文的作用:“這個嗎,讓我再考慮考慮。”、“若你一定要這樣嗎,我也沒辦法。”
    1.“媽”的繁體字。2.稱謂:(1)對母親的稱呼,常疊用:“媽媽”﹑“爸媽”。(2)對與母親同輩的女性尊長的稱呼:“舅媽”、“姨媽”﹑“姑媽”。(3)北方人對僕婦的稱呼。同“”:“張媽”﹑“奶媽”。(4)對年長婦女的尊稱:“大媽”。
    ?? ??mā ㄇㄚ ◎ 〈方〉去職。冀魯官話。
    病名,同“麻風”。
    同“”。
    義未詳。
    水名。
    ??
    ?
    ??
    mà|mā 床前橫木。
    mā|má [mā]古同“”(a.母親的俗稱。b.老年婦女的通稱)。[má]方言,祖母,習慣上較多稱“阿嫲”。
    ?? ??mā ㄇㄚ ◎ 〈方〉乳房;乳汁。冀魯官話。
    同“”。
    [嘜頭]英語mark的譯音,也譯為“嚜頭”,進出口貨物包裝上的標記。
    ?
    ??
    ??
    傳說中古代生長在中國四川的一種大牛,重千斤。
    ? má|mì
    ? mà|mò ?mà ㄇㄚˋ目病。《説文?廣部》:“?,目病。” 惡氣著身。《説文?廣部》:“?,惡氣箸身也。” 牲畜病。《廣韻?福韻》:“?,牛馬病。” 敗瘡。《説文?疒部》:“?,蝕創。”
    ??
    ??
    您也許還喜歡:
    * ma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ma的漢字列表,包括ma的第一聲、第二聲、第三聲、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