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i的成語 (1870個)

    161

    沉李浮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 lǐ fú g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。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丕《與朝歌令吳質書》:“浮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水。”
    162

    侈麗閎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ǐ lì hóng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華麗繁富。多用以指文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其后宋玉唐勒,漢興,枚乘司馬相如,下及揚子云,競為侈麗閎衍之詞,沒其風諭之義。”
    163

    踔厲駿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ō lì jùn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踔厲風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汪琬《序》:“試讀其所與國王書,后先援據故事,踔厲駿發,爛然明析。”
    164

    陳力就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 lì jiù l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陳力:貢獻才力;就:擔任;列:官職、職位。能貢獻才力,擔任相應的官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季氏》:“周任有言曰:‘陳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’”
    165

    吃里扒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lǐ pá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受這一方好處,卻暗為另一方效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:“人心隔肚皮,備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風漏水,叫韓老六跑了。”
    166

    吃里爬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lǐ pá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接受這一方面的好處,卻為那一方面賣力。也指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告訴對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 “立此存照”(四)》:“凡一班吃里爬外,槍口向內的狼鼠之輩,讀此亦當憬然而悟矣。”
    167

    朝里無人莫做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o lǐ wú rén mò zuò g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俗語。意思是,沒有靠山,事辦不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包青天奇案》第三卷:“卻說常言道,‘朝里無人莫做官’,這句話深為有理。”
    168

    乘利席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lì xí sh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憑借著勝利的形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蒯通傳》:“楚人起彭城轉斗逐北,至滎陽乘利席勝,威震天下。”顏師古注:“席,因也,若人之在席上。”
    169

    樗櫟庸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lì yōng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樗櫟:不成材的樹木。比喻平庸無用的人。常用作謙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楊炯《顯川縣令李公墓志銘》:“炯樗櫟庸材,瓶筲小器,仰惟先支,叨雅契于金環;俯逮婚姻,荷深知于玉潤。”
    170

    車笠之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ē lì zhī m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笠:斗笠。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周處《風土記》:“卿雖乘車我戴笠,后日相逢下車揖;我步行,君乘馬,他日相逢君當下。”
    171

    徹里至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è lǐ zhì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徹里徹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水滸傳》第十一回:“[柴進]叫莊客取一籠衣裳出來,叫林沖徹里至外都換了。”
    172

    殘民害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n mín hài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殘害百姓,違背天理。形容反動統治者所作所為的殘忍不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辛棄疾《淳熙己亥論盜賊札子》:“州以趣辦財賦為急,縣有殘民害物之罪,而吏不敢問。”
    173

    聰明伶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ōng míng lí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伶俐:靈活。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;記憶力和理解力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》:“你是聰明伶俐的人,也須識些輕重。”
    174

    程門立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mén lì xu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。比喻尊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 道學傳二 楊時》:“一日見頤,頤偶瞑坐,時與游酢侍立不去。頤既覺,則門外雪深一尺矣。”
    175

    策駑礪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è nú lì d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驅策劣馬,磨礪鈍刀。指勉為其難,努力從事。駑,低能的馬;鈍,不鋒利的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岳飛《御書屯田三事跋》:“伏蒙陛下親灑宸翰,鋪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,俯以賜臣,臣敢不策駑礪鈍,仰副圣意萬一。”
    176

    殘年余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n nián yú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年老體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列子·湯問》:“甚矣,汝之不惠,以殘年余力,曾不能毀山之一毛。”
    177

    粗袍糲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ū páo lì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粗衣惡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袁京傳》:“[袁彭]行至清,為吏粗袍糲食,終于議郎。”
    178

    春葩麗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n pā lì z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美妙的言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馮贄《云仙雜記·粲花》:“李白與人談論,皆成句讀,如春葩麗藻,粲于齒牙,時號李白粲花之論。”
    179

    持槍鵠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í qiāng hú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鵠:天鵝;鵠立:像天鵝一樣站立。形容軍人手握鋼槍,莊嚴肅立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鄒韜奮《患難余生記》第一章:“近別墅及別墅內武裝保衛森嚴,持槍鵠立。”
    180

    詞窮理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í qióng lǐ j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詞窮理盡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五燈會元·羅漢琛禪師法嗣·清涼文益禪師》:“師窘無以對,即放包依席下求決擇。近一月馀,日呈見解,說道理。藏語之曰:‘佛法不恁么。’師曰:‘某甲詞窮理絕也。’”
    * li成語,li的成語,帶l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