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i的成語 (1870個)

    1501

    蝸利蠅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ō lì yíng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蝸牛角樣的小利;蒼蠅頭般的微名。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·王丹桂《春從天上來·贈首陽山李志樸》詞:“既悟塵緣,罷愛海恩山,蝸利蠅名。”
    1502

    五里云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lǐ yún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令人迷惑的糾紛或混亂,迷離恍惚、不明真相的境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13回:“那窗外的孫杰卻被三姊弄得如在五里云霧中。”
    1503

    無立錐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lì zhuī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立錐子的地方。比喻連極小的地方也沒有。后常形容貧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 盜跖》:“堯舜有天下,子孫無置錐之地。”《呂氏春秋 為欲》:“無立錐之地,至貧也。”
    1504

    無立足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lì zú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插錐尖的一點地方。形容極其貧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3回:“賈政聽說,忙叩頭說道:‘母親如此說,兒子無立足之地了。’”
    1505

    亡立錐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áng lì zhuī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亡:無;立錐:插錐子。沒有插錐尖的一點地方。形容極其貧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食貨志》:“富者田連阡陌,貧者亡立錐之地。”
    1506

    微名薄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míng bó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十分細微的名與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6回:“怎知客人為些微名薄利,又無枷鎖拘縛,三伏內,只得在那途路中行。”
    1507

    蝸名微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ō míng wēi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蝸名:像蝸牛角那樣極微小的名聲。虛名小利。亦作“蝸利蠅名”、“蝸名蠅利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九卷:“琴瑟之事,終身已矣,蝸名微利,誤人之本,從此亦不復思進取也。”
    1508

    蝸名蠅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ō míng yí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蝸名:像蝸牛角那樣小的名聲。蒼蠅頭般的小利,蝸牛角樣的微名。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·劉志淵《行香子·李會首問道》詞:“妙道勤求,樂以忘憂。要蝸名蠅利心休。”
    1509

    無能為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néng wéi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不上力量;幫不上忙;指沒有能力或力不能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》:“此罪至重,微我難解脫,即釋迦牟尼亦無能為力也。”
    1510

    威迫利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pò lì y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既用暴力威脅、誘惑;又用名利強迫。指軟硬兼施。誘:誘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王灼《頤堂文集 卷三 李仲高石君堂》詩:“利誘威脅擬奪去,仲高誓死君之側。”
    1511

    巍然聳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rán sǒ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巍然:高大雄偉的樣子。比喻像高山一樣聳立,不可動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世愷《雄偉的人民大會堂》:“在天安門右前方,巍然聳立著一坐雄偉壯麗的大廈,這就是人民大會堂。”
    1512

    巍然挺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rán tǐ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巍然:高大的樣子。比喻像高山一樣聳立,不可動搖
    成語出處:
    肖兵《太行青松》:“山上那濃郁蔥蘢的松柏,巍然挺立,充滿生機。”
    1513

    巍然屹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rán yì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巍然:極高的樣子;屹立:山勢直立高聳。比喻象高山一樣直立地上,不可動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新民說》第三節:“吾國夙巍然屹立于大東,環列皆小蠻夷,與他方大國,未一交通。”
    1514

    違天悖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tiān bèi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違天逆理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王直傳》:“今敵肆猖獗,違天悖理,陛下但宜固封疆,申號令,堅壁清野。”
    1515

    違天害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tiān hài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違天逆理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·魏虜傳》:“武帝之胤悉被誅戮,初無報效,而反為今主盡節,違天害理。”
    1516

    甕天蠡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ng tiān lí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甕窺天,以瓢測海。喻識見短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丹鉛新錄引》:“稍為是正,甕天蠡海,亡當大方。”
    1517

    違天逆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tiān nì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做事殘忍,違背天道倫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文帝紀上》:“侯莫陳悅違天逆理,酷害良臣,自以專戮罪重,不恭詔命,阻兵水洛,強梁秦隴。”
    1518

    無往不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wǎng bù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所到之處;沒有不順利的。指處處行得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虛中《命書》:“官高祿厚,無往不利。”
    1519

    威脅利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xié lì y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軟硬兼施的手段,企圖使人屈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喬《歡笑的金沙江》:“在他的威脅利誘下,他們沒有辦法,只好鬼混下去。”
    1520

    沃野千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ò yě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肥沃的土地極為寬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張良傳》:“夫關中左殽函,右隴蜀,沃野千里。”
    * li成語,li的成語,帶l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