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i的成語 (1870個)

    1261

    山奔海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bēn hǎi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高山飛奔,似大海豎起。形容氣勢浩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袁宏道《徐文長傳》:“山奔海立,沙起雷行,雨鳴樹偃。”
    1262

    勢不兩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bù liǎ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兩立:并存。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調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楚策一》:“楚強則秦弱,楚弱則秦強,此其勢不兩立。”
    1263

    誓不兩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bù liǎ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發誓不跟敵人并存。形容雙方仇恨極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4回:“瑜曰:'吾與老賊誓不兩立!'孔明曰:'事須三思,免致后悔。'”
    1264

    樹碑立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bēi lì zh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樹:建立。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跡刻在石碑上或寫成傳記;使他的名聲世代流傳下去。現比喻樹立個人威信;抬高個人聲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桓彬傳》:“蔡邕等共論序其志,僉以為彬有過人者四……乃共樹碑而頌焉。”
    1265

    生別死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bié sǐ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親人之間難以相見的別離和死的永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邵璨《香囊記·尋兄》:“未亡人銜哀慘凄,念一家生別死離,衷情訴與誰!”
    1266

    死別生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bié shēng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永久的離別或難期再見的離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柯丹丘《荊釵記·見母》:“死別生離辭故里,經歷盡萬種孤棲。”
    1267

    神馳力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chí lì k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心神向往,情思昏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汪道昆《沽水悲》:“可憐素手明于雪,只恐回身化作云,洛神既去,寡人神馳力困,我想那孤館獨眠怎捱到曉。”
    1268

    三茶六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chá liù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明媒正娶。我國舊時習俗,娶妻多用茶為聘禮,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。六禮,即婚姻據以成立的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征、請期、親迎六種儀式。參閱明陳耀文《天中記》卷四四、《儀禮 士昏禮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我國舊時習俗,娶妻多用茶為聘禮,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。六禮,即婚姻據以成立的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征、請期、親迎六種儀式。參閱明陳耀文《天中記》卷四四、《儀禮·士昏禮》。
    1269

    聲馳千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chí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馳:傳揚。名聲遠播。形容聲望很高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皇甫謐《高士傳》:“段干木賢者也,不趨勢力,懷君子之道,隱處窮巷,聲馳千里。”
    1270

    世道澆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dào jiāo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世道:社會風氣;澆漓:人情淡薄。社會人情冷漠刻薄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隨感錄·人心很古》:“慷慨激昂的人說:‘世道澆漓,人心不古。’”
    1271

    身單力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dān lì b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少力量不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柯云路《衰與榮》:“噯,年輕人,你們怎幺瞎擠?夏平站在后面護他,身單力薄,也護不住。”
    1272

    三分鼎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fēn dǐ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同“三分鼎足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 匈奴劉聰等傳序》:“論土不出江漢,語地僅接褒斜,而謂握皇符,乘帝籍,三分鼎立,比蹤王者。”
    1273

    神工鬼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gōng guǐ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神奇超人的力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42回:“一路之間,提起朱亮祖三字,便膽戰心寒說:‘縱有神工鬼力,那有這等奇異。’”
    1274

    輸肝瀝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gān lì d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輸肝剖膽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辭門下侍郎第二札子》:“臣得輸肝瀝膽,極竭以聞道,就鼎鑊死且不朽,飲食寤寐不忘此志。”
    1275

    攄肝瀝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gān lì d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披肝瀝膽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揭傒斯《與蕭維斗書》:“竊為公計,莫若攄肝瀝膽,激昂慷慨,極論天下之賢士,求當今政令之得失。”
    1276

    樹功立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gōng lì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樹:建立;業:業績。建立功勛和業績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牧《上宣州崔大夫書》:“未有不得多士之盡心,而得樹功立業流于歌詩也,況于諸侯哉!”
    1277

    神工妙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gōng miào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工:技藝,功夫。指技藝極其高超,非人力所能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李清臣《欽圣憲肅皇后哀冊文》:“譬如媧皇,神工妙力,煉石補天。”
    1278

    山河表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hé biǎo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出《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師背酅而舍。晉侯患之,聽輿人之誦曰:‘原田每每,舍其舊而新是謀。’公疑焉。子犯曰:‘戰也!戰而捷,必得諸侯;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無害也。’”后以“山河表里”形容形勢險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師背酅而舍。晉侯患之,聽輿人之誦曰:‘原田每每,舍其舊而新是謀。’公疑焉。子犯曰:‘戰也!戰而捷,必得諸侯;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無害也。’”
    1279

    勢合形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hé xíng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勢:形狀;形:形體。形體各自獨立,結構完整不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何晏《景富殿賦》:“桁梧復迭,勢合形離。”
    1280

    三句不離本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行:個人從事的行業。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三十四回:“每到一處,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,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。”清 頤瑣《黃繡球》第十回:“我是業醫的,你們不要笑我三句不離本行。”
    * li成語,li的成語,帶l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