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i的成語 (1870個)

    1221

    求新立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xīn lì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立:豎立。追求新奇,以顯示與眾不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4回:“眾美人亦因煬帝留心裙帶,便個個求新立異蠱惑他,博片刻之歡。”
    1222

    齊心同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xīn tó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齊心協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王常傳》:“齊心同力,銳氣益壯。”
    1223

    齊心協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xīn xié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協力:合力。心往一塊想;勁往一處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 崔謙傳》:“然后與宇文行臺,同心協力,電討不庭,則桓文之勛,復興于茲日矣。”
    1224

    齊心一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xīn yī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齊心協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臧洪傳》:“凡我同盟,齊心一力,以致臣節,隕首喪元,必無二志。”
    1225

    豈有此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 yǒu cǐ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豈:哪里。哪里有這樣的道理。指極為荒謬;決無道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 虞悰傳》:“郁林廢,悰竊嘆曰:‘王徐遂縛绔廢天子,天下豈有此理邪?’”
    1226

    巧言利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ǎo yán lì k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巧妙的言辭,鋒利的口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東方朔《非有先生論》:“三人皆詐偽,巧言利口以進其身。”
    1227

    勤以立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 yǐ lì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勤儉才能生存下去
    成語出處:
    1228

    豈有是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 yǒu shì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豈有此理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劉祁《歸潛志》第七卷:“夫己所有不能保,而奪人所有,豈有是理?”
    1229

    青云萬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yún wà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前程遠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高明《琵琶記》第二出:“論做人要光前耀后。勸我兒青云萬里,早當馳驟。”
    1230

    氣壯理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zhuàng lǐ z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理由充分,說話有氣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義俠《為滇越鐵路告成警告全滇》:“法人無端廢約于先,吾滇人要求廢約于后,氣壯理直,諒法人不復狡焉思逞。”
    1231

    傾注全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zhù quán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傾注: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一個目標。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個目標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》:“以便等到時機一到,就傾注全力,大舉反攻,收復失地。”
    1232

    如墮五里霧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象掉在一片大霧里。比喻陷入迷離恍惚、莫名其妙的境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張楷傳》:“性好道術,能作五里霧。”
    1233

    若即若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jí ruò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即;湊近。好象接近;又好像不接近。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這邊兩個新人在新房里乍來乍去,如蛺蝶穿花;若即若離,似蜻蜓點水。”
    1234

    日麗風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lì fēng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風習習,陽光燦爛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李愛山《集賢賓 春日傷別》:“那時節和風麗日滿東園,花共柳紅嬌綠軟。”
    1235

    日麗風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lì fēng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陽光明麗,清風送爽。形容天氣晴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魏巍《東方》第五部第十五章:“外面日麗風清,藍天如洗,是一個典型的明凈的秋日。”
    1236

    縟禮煩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ù lǐ fá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煩瑣的禮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唐順之《與王堯衢書》:“其于塵俗奔走、縟禮煩儀之事,既以其溷擾而獨避之。”
    1237

    入理切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ù lǐ qiē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合乎道理,切合實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惲敬《與秦省吾》:“侯君妙才,同攜游屐,是以逸情遠興,蒼莽而來,而入理切情之言,反不能暢也。”
    1238

    若離若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lí ruò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。同“若即若離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十:“大抵總憲戇直凌人,岳岳觥觥,朝士必多未滿,而與和相若離若即,又未嘗不稍斂其鋒棱,一時眾口詆諆,遂有師相門生之謗。”
    1239

    日理萬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lǐ wàn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理:處理;萬機:紛繁的政務。指帝王宰相每天要處理許許多多的事務。現指國家領導人為國事日夜操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余繼登《典故紀聞》第二卷:“朕日理萬機,不敢斯須自逸,誠思天下大業以艱難得之,必當以艱難守之。”
    1240

    人離鄉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lí xiāng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離開故鄉,無親無故,失去依靠,遭人輕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沈璟《埋劍記·柔遠》:“自古道物離鄉貴,人離鄉賤;這語話,信非假,到如今轉憶家。”
    * li成語,li的成語,帶l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