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i的成語 (1870個)

    601

    筋疲力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pí lì j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筋疲力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花邊文學 安貧樂道法》:“就是上海工廠里做工至少每天十點的工人,到晚快邊就一定筋疲力倦,受傷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時候的”
    602

    肌劈理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pī lǐ j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立論精辟,析義詳實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錢謙益《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》:“圣賢之微言大義,綱舉目張,肌劈理解,權衡尺度,鑿鑿乎指定于胸中。”
    603

    筋疲力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pí lì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筋:筋骨;疲:疲勞。形容非常疲乏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元稹《有酒》詩:“精衛銜蘆塞海溢,枯魚噴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鰭焦甲裂身已干。”
    604

    家破人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 pò rén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家破人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一百二回:“王慶從小不曾叫王砉一聲爺的,今值此家破人離的時節,心中也酸楚起來。”
    605

    盡情盡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n qíng jì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盡:達到極限。比喻某事全部合情合理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高漸離》第三幕:“廷尉,你的推測,盡情盡理,這案件實在太離奇。”
    606

    計窮力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qióng lì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計:計策;窮、屈:盡,竭。計策、力量都用完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蕭繹《馳檄告四方》:“郭默清夷、晉熙附義,計窮力屈,反殺后主。”
    607

    計窮力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qióng lì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計窮力竭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情史類略·東御史妓》:“妓曰:‘然則君將何往?’東謂:‘計窮力極,終還家,功名事終直之耳。’”
    608

    計窮力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qióng lì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窮、竭:盡。計謀、力量都用盡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6回:“喬道清計窮力竭,遂同二將馳入山嶺。”
    609

    計窮力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qióng lì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計:計策;窮、屈:盡,竭。計策、力量都用完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梁·元帝《馳檄告四方》:“郭默清夷、晉熙附義,計窮力屈,反殺后主。”
    610

    計窮力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qióng lì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計窮力屈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鹿善繼《請發帑疏》:“臣今日之請,非但司遼餉言遼餉,實在新庫言新庫,計窮力詘,不得不出于此。”
    611

    矜奇立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qí lì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矜:夸耀;異:不同。炫耀奇特,標榜新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林紓《序》:“所著《慎宜軒文》若干篇,氣專而寂,澹宕而有致,不矜奇立異,而言皆衷于名理。”
    612

    精強力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qiáng lì zhu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精力充沛
    成語出處:
    613

    階前萬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ē qián wà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遠在萬里之外,猶如近在眼前。比喻相隔雖遠,卻象在眼前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資治通鑒·唐紀·宣宗大中十二年》:“卿到彼為政甚善,朕皆知之,勿謂其遠!此階前萬里也。”
    614

    濟人利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rén lì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救助別人,對世事有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記外大父祝公遺事》:“公每清旦輒攜粥藥造之,遍飲食之而后返,日以為常,其他濟人利物之事不勝記,雖傾資竭力無吝色。”
    615

    寄人籬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rén lí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寄:依靠;籬:籬笆。依附在別人的籬笆下。原形容詩文創作因襲他人而無獨創。現指依附別人生活;不能自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 張融傳》:“丈夫當刪《詩》《書》,制禮樂,何至因循寄人籬下?”
    616

    拒人千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ù rén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對人態度傲慢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詣詣之聲音顏色,距人于千里之外。”
    617

    距人千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ù rén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距:通“拒”,拒絕。形容傲氣十足,不愿與人接近或毫無商量的余地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聲音顏色距人于千里之外。”
    618

    拒人于千里之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態度傲慢,堅決拒絕別人,或毫無商量余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距人于千里之外。”
    619

    絕世獨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é shì dú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絕世:當代獨一無二。當世無雙,卓然而立。多用來形容不同凡俗的美貌女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外戚傳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,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”
    620

    較時量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o shí lià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較:比較;量:估量。衡量時機和實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答張敬夫書》:“又須審度彼己,較時量力,定為幾年之規,若孟子,大國五年,小國七年之說。”
    * li成語,li的成語,帶l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