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i的成語 (1870個)

    381

    繁文縟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án wén rù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繁:雜而多;文:儀式;縟:繁重。過分繁瑣的儀式或禮節。也比喻其他繁瑣多余的事項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元稹《王永太常博士制》:“朕明年有事于南郊,謁清宮,朝太廟,繁文縟禮,予心懵然。”
    382

    煩文縟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án wén rù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繁瑣而不必要的禮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朱子語類》卷二四:“秦之所謂損益,亦見得周末許多煩文縟禮如此,故直要損其太過,益其欠處,只是損益得太甚。”
    383

    焚香頂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én xiāng dǐng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焚香禮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西湖佳話·六橋才跡》:那杭州百姓,前番受過他的恩惠,今又聽得他來,不勝歡喜,大家都打點焚香頂禮遠接。”
    384

    焚香禮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én xiān lǐ b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焚香:點燃香火。禮拜:向尊敬的人或神靈行禮跪拜。燒香跪拜,以表尊敬服從之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回:“卻說玄德前軍……所到之處,秋毫無犯,百姓扶老攜幼,滿路瞻觀,焚香禮拜。”
    385

    費心勞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xīn láo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既操心又費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74回:“三個妖魔,也費心勞力的來報遭信。”
    386

    風行雷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xíng léi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氣勢的迅疾猛烈。后多比喻執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嚴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許自昌《水滸記·縱騎》:“官差緊者,為黃巾鉤黨嚴厲莫停者,怕鼠竄掉頭者,東溪望忙行邊。”
    387

    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xià tú dāo,lì biàn chéng f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放:安放,擱置;屠刀:宰殺牲畜的刀。佛教語,勸人改惡從善。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,就能變成好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彭大翼《山堂肆考·微集》第一卷:“屠兒在涅槃會上,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。”
    388

    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xià tú dāo,lì dì chéng f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。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,決心改過,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30卷:“只不遷不貳,是甚力量,便見工夫,佛家所謂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”
    389

    發揚踔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yáng chuō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周初《武》樂的舞蹈動作。手足發揚,蹈地而猛烈,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。后比喻精神奮發,意氣昂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樂記》:“發揚蹈厲,大(太)公之志也。”
    390

    發揚蹈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yáng dǎo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發:奮發;振作;揚:昂揚;蹈:跳、踏;厲:猛烈;有力。形容精神飽滿蓬勃;意氣風發昂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樂記》:“發揚蹈厲,大(太)公之志也。”
    391

    發揚蹈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yáng dǎo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發:奮發,振作;揚:昂揚;蹈:跳、踏。后比喻精神奮發,意氣風發昂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唐順之《寄趙浚谷》:“至若老呂,以鷹揚稱,以發揚蹈勵稱,未免露出將才氣象,此老呂不及老伊處也。”
    392

    扶搖萬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yáo wà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扶搖: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。暴風從下而上盤旋很高,風勢急且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摶扶搖而上九萬里。”
    393

    付之梨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ī lí z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刻版刊印書籍。梨棗:舊時刻書多用梨木棗木,古代稱書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段序》:“然欲付梨棗而嗇于資,素愿莫償,恒深歉悵。”
    394

    豐姿冶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zī yě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容貌姿態艷麗到極點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眾人抬頭一看,果然豐姿冶麗,絕世無雙。”
    395

    敷張揚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ū zhāng yá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敷:通“鋪”;敷張:鋪陳渲染;揚厲:發揚光大。形容過分講究排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章學誠《文史通義·詩教》:“文之敷張而揚厲者賦之變體。”
    396

    各安生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ān shēng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各:各個;生理:職業和日常生活。各自安心從事自己的職業,過自己的生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82回:“我去高老莊探親,哥哥去花果山稱圣,白龍馬歸大海成龍……我們都各安生理去也。”
    397

    故步不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ù bù bù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張履祥《與陳乾初書》:“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無所進步,是以故步不離耳。”
    398

    公不離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bù lí p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老公不離開老婆。形容關系密切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錦標《通俗常言疏證·什物》:“《合縱記》劇:自古道:‘公不離婆,秤不離砣。’《夢筆生花弦索樂府》:‘水不離波,秤不離砣。’”
    399

    光彩陸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āng cǎi lù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色采斑斕錯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斗《揚州畫舫錄·橋東錄》:“龕上供千手眼大士像,二臂合掌,馀擎蓮花、火輪、劍、杵、簡、槊并日月輪、火焰之屬,身著袈,金碧錯雜,光彩陸離。”
    400

    干脆利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àn cuì lì l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簡單爽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懷瑾《論語別裁·子罕》:“因為我的老朋友太多,而有許多老朋友真可憐,死得不干脆利落,拖累了別人,也苦了自己。”
    * li成語,li的成語,帶l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