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i的成語 (1870個)

    361

    膚末支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ū mò zhī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膚淺瑣碎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方苞《書柳文后》:“彼言涉于道,多膚末支離,而無所歸宿。”
    362

    風暖日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nuǎn rì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麗:美麗。風恬日暖,輕風柔和,陽光燦爛。形容天氣晴朗暖和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香市》:“因為從‘清明’到‘谷雨’這二十天內,風暖日麗,正是‘行樂’的時令。”
    363

    伏尸百萬,流血千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shī bǎi wàn,liú xuè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伏尸:橫尸在地。形容殺人眾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魏策》:“天子之怒,伏尸百萬,流血千里。”
    364

    膚粟股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ū sù gǔ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皮膚上起疙瘩,大腿發抖。形容非常恐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新民說·論私德》:“夫至以行惡為榮,則洪水猛獸,足喻斯慘耶?君子念此,膚粟股栗矣。”
    365

    風聲鶴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hēng hè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房玄齡《晉書 謝玄傳》:“聞風聲鶴唳,皆以為王師已至。”
    366

    風聲鶴唳,草木皆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hēng hè lì,cǎo mù jiē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唳:鳥鳴。聽到風聲和鶴叫聲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謝玄傳》:“聞風聲鶴唳,皆以為王師已至。”
    367

    廢私立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sī lì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去私為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:“寡人聞太子之義,將廢私而立公,飭君臣之義,正父子之位。”
    368

    飛沙揚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i shā yá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飛沙走礫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五行志五》:“暴風迅起,從丑上來,須臾轉從子上來,飛沙揚礫。”
    369

    飛砂揚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i shā yá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飛沙走礫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元史·順帝紀十》:“京師大風自北起,飛砂揚礫,白日昏暗。”
    370

   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án shì yù zé lì,bù yù zé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預:預先,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;立:成就;廢:敗壞。不論做什么事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”
    371

    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án shì yù zé lì,bù yù zé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豫:通“預”,事先準備。指做任何事情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”
    372

    飛沙走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i shē zǒu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沙:沙土;礫:小石塊。沙土飛揚,小石塊滾動。形容風勢很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 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 禪虛寺》:“路中甚寒,多饒風雪,飛沙走鑠,舉止皆滿,唯土谷渾城左右曖于余處。”
    373

    分庭抗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 tíng kàng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庭:庭院;抗:對等;相當;抗禮:行平等的禮。古時賓客和主人相見;分別站在庭院兩邊相對行禮;以平等地位相待。后比喻對方以平等或對等的關系相處;不分上下。有時比喻互相對立或搞分裂、鬧獨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莊周《莊子 漁父》:“萬乘之主,千乘之君,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。”
    374

    分庭伉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 tíng kàng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分庭抗禮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漁父》:“萬乘之主,千乘之君,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。”
    375

    服田力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tián lì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服:從事;穡:收獲谷物。指努力從事農業生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盤庚上》:“若農服田力穡,乃亦有秋。”
    376

    方桃譬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ng táo pì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姿質之美有如桃李一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簡文帝《箏賦》:“乃有燕馀麗妾,方桃譬李,本住南城,經居東里。”
    377

    凡桃俗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án táo sú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平凡、普通的桃花和李花。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王冕《題墨梅圖》:“凡桃俗李爭芬芳,只有老梅心自常。”
    378

    分條析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 tiáo xī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言談有條有理,深刻精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讜《唐語林·文學》:“守亮既至,衛公初見,未之敬。及與言論,分條析理,出沒幽賾,公凡欲質疑,亮已演其意,公大驚,不覺前席。”
    379

    廢物利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wù lì y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廢物:無用的東西。讓沒有用的東西發揮它的作用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:“淺識者或當譽為廢物利用,而其實乃洪水之禍源,可嘆。”
    380

    發屋求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wū qiú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貍貓。比喻因小失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 說山訓》:“壞塘以取龜,發屋而求貍,掘室而求鼠,割唇而治齲,桀跖之徒,君子不與。”
    * li成語,li的成語,帶l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