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ei的成語 (354個)

    101

    襟懷磊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huái lěi l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襟懷:胸懷。磊落:光明正大。心懷坦蕩,光明磊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胡夢昱《竹林愚隱集·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》:“弟之襟懷磊落,交游敬之。”
    102

    積金累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jīn lèi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金玉堆積。形容財富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王充《論衡·命祿篇》:“積金累玉,未必陶朱之智。”
    103

    疾雷不及塞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,使人來不及防備。同“疾雷不及掩耳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故善用兵者,見敵之虛,乘而勿假也,追而勿舍也,迫而勿去也,擊其猶猶,陵其與與,疾雷不及塞耳,疾霆不暇掩目。”
    104

    捷雷不及掩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léi bù jí yǎn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迅雷不及掩耳。比喻事起突然,不及防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苻堅載記上》:“此捷濟上機,所謂捷雷不及掩耳。”
    105

    疾雷不及掩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突然響起雷聲,使人來不及掩耳。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,使人來不及防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六韜 軍勢》:“善者從而不擇,巧者一決而不猶豫,故疾雷不及掩耳,卒電不及瞬目。”
    106

    疾雷不暇掩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,使人來不及防備。同“疾雷不及掩耳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傅玄《傅子 闕題》:“我欲戰而彼不欲戰者,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,當其沖者摧,值其鋒者破,所謂疾雷不暇掩耳,則又誰御之。”
    107

    絕類離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é lèi lí l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絕:超越;類:同類;倫:類。形容超群出眾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絕類離倫,優入圣城。”
    108

    絕類離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é lèi lí q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絕:越過,越出;類:同類。形容超群出眾。指與人群隔絕,脫離塵俗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表忠觀碑》:“篤生異人,絕類離群,奮挺大呼,從者如云。”
    109

    家累千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 lèi qiān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家中極富財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侍中殷仲文進曰”劉孝標注引南朝·宋·檀道鸞《續晉陽秋》:“[仲文]性甚貪吝,多納賄賂,家累千金,常若不足。”
    110

    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 lěi qiān jīn,zuò bù chuí t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家財富有的人常自珍愛,不自蹈險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蓋明者遠見于未萌,而知者避危于無形,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。故鄙諺曰:‘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’,此言雖小,可以喻大。”
    111

    噍類無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o lèi wú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噍類:指活著的人;遺:遺留。沒剩下活著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任昉《策梁公九錫文》:“含冤抱痛,噍類靡余。”
    112

    積年累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nián lěi s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經過的時間長。同“積年累月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五:“[賊人]只得招出實話來:乃是積年累歲遇著節令盛時,即便四出剽竊,以及平時略販子女,傷害性命。”
    113

    瘠牛羸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niú léi t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瘠:瘠瘦;羸:病弱的。瘦弱的牛和豬。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國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梁啟超《匈加利愛國者噶蘇士傳》:“杜蘭斯哇人,撒遜人等,亦隨其所敵視之馬哥耶族,同成灰燼。瘠牛羸豚,坐待割。”
    114

    經年累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nián lěi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經:經歷;經年:成年;累:積累;累月:連月。年復一年;月復一月。形容經歷很長時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隋 薛道衡《豫章行》:“豐城雙劍昔曾離,經年累月復相隨。不畏將軍成久別,只恐封侯心更移。”
    115

    積年累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nián lěi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積年:多年;累月:連月。指經過的時間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 顏之推《顏氏家訓 后娶》:“況夫婦之義,曉夕移之;婢仆求容,助相說引。積年累月,安有孝子乎!”
    116

    絕群拔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é qún bá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絕:越過,越出;類:同類。形容超群出眾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方孝孺《畸亭記》:“杜子美、李太白,詩人之絕群拔類者也。”
    117

    疾如雷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rú léi d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快提就像雷鳴閃電。形容形勢發展很迅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高祖紀》:“項羽用兵疾如雷電。”
    118

    積日累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rì lěi j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經過的時間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董仲舒傳》:“且古所謂功者,以任官稱職為差,非謂積日累久也。”
    119

    積日累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rì lěi s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時間長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李東陽《求退錄》:“或飲食過度,或勞佚不時,積日累歲,其來已久,以至元氣弊虧,痰邪洨結。”
    120

    積日累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rì lěi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經過的時間長。同“積年累月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無名氏《靖康要錄》卷一:“若積日累月,萬機之微,所失可勝言耶!”
    * lei成語,lei的成語,帶le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