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ei的成語 (354個)

    261

    天打雷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dǎ léi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雷擊:雷電殺傷。比喻不得好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65回:“小人若是哄老爺,小人叫天打雷擊了。”
    262

    天打雷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dǎ léi p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得好死。常用作罵人或賭咒的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2回:“我在嫂子面前,若有一句謊話,天打雷劈!”
    263

    鐵佛傷心,石人落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ě fó shāng xīn,shí rén luò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鐵鑄的佛會傷心,石雕的人會掉淚。形容極其悲慘可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9回:“這場哭,直哭得鐵佛傷心,石人落淚……大約要算這位姑娘從她父親死后,直到如今,憋了許多年的第一副熱淚。”
    264

    銅筋鐵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jīn tiě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銅筋鐵骨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宋濂《秦士錄》:“天生一具銅筋鐵肋,不使立勛萬里外,乃槁死三尺蒿下,命也,亦時也。”
    265

    涕淚交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lèi jiāo chu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鼻涕眼淚同時流下,形容極度悲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,河水東流兮心是思。”
    266

    涕淚交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lèi jiāo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眼淚和鼻涕一起流著。形容悲痛到了極點。亦作“涕淚交加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五燈會元·東土祖師》:“王聞師言,涕淚交集曰:‘此國何罪,彼土何祥。’”
    267

    涕淚交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lèi jiāo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涕淚交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亮《祭彭子復父文》:“情則至矣,儀匪靖嘉。臨風一酹,涕淚交加。”
    268

    涕淚交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lèi jiāo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鼻涕眼淚同時流下,形容極度哀痛。同“涕淚交零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邵伯溫《聞見前錄》卷六:“是何微類,誤我至尊,乞明驗于奸人,愿不容于首惡。興言及此,涕淚交流。”
    269

    涕淚交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lèi jiāo l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鼻涕眼淚同時流下,形容極度哀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無名氏《安平相孫根碑》:“同胞惻愴,涕淚交零,呱呱豎子,號咷失聲。”
    270

    涕淚交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lèi jiāo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鼻涕眼淚同時流下,形容極度哀痛。同“涕淚交零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 臨淮王譚傳》:“彧聞樂聲,歔欷,涕淚交下,悲感傍人,衍為之不樂。”
    271

    同類相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lèi xiāng c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物之同類者互相依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漁父》:“同類相從,同聲相應,固天之理也。”
    272

    同類相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lèi xiāng q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物之同類者互相聚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“同明相照,同類相求,云從龍,風從虎。”
    273

    討類知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ǎo lèi zhī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通過類比而探知淵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章炳麟《與簡竹居書》:“稽其典禮,明其行事,令后生得以討類知原,無忘國故,斯其要也。”
    274

    兔死狐悲,物傷其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ù sǐ hú bēi,wù shāng qí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兔子死了,狐貍感到悲傷。比喻因同類的失敗或死亡而感到悲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89回:“獲曰:‘兔死狐悲,物傷其類’。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,往日無冤,何故害我?”
    275

    吞聲忍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ūn shēng rěn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強忍悲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敦煌曲子詞·破陣子》:“迢遞可知閨閣,吞聲忍淚孤眠。”
    276

    吞聲飲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ūn shēng yǐn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吞聲:有話不敢說出來;飲:含忍。形容強忍悲傷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敦煌曲子詞·破陣子》:“迢遞可知閨閣,吞聲忍淚孤眠。”
    277

    托物連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ō wù lián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援引類似的事物寄托己意。見“托物引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王煒《書胡立三先生詩稿后》:“詩之為用,共托物連類,足以寓人不能宣之意。”
    278

    托物引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ō wù yǐn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援引類似的事物寄托己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答黃魯直書》:“《古風》二首,托物引類,真得古詩人之風,而軾非其人也。”
    279

    瓦釜雷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ǎ fǔ léi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高妙的樂器被廢棄了;瓦盆卻敲得雷一般響。壞人猖狂一時;好人卻默默無聞。后比喻無才的人占據高位;威風一時。釜: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卜居》:“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。讒人高張,賢士無名。”
    280

    頑固堡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án gù bǎo l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頑固不化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* lei成語,lei的成語,帶le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