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ang的成語 (292個)

    201

    萍蹤浪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ng zōng làng y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浮萍、波浪一樣無定所。比喻到處漂泊,蹤跡無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湯顯祖《牡丹亭·鬧殤》:“恨匆匆,萍蹤浪影,風剪了玉芙蓉。”
    202

    前度劉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dù liú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度:次,回。上次去過的劉郎又到了。泛指去了又來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禹錫《再游玄都觀》詩:“種桃道士今何處,前度劉郎今又來。”
    203

    清風朗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fēng lǎng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清風明月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白《襄陽歌》:“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,玉山自倒非人推。”
    204

    蜣螂抱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g láng bào f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蜣螂:屎殼郎。形容臭味相投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諧鐸》:“見一處,盡以糞土涂墻,四面附蜣螂百萬,屹如長城。”
    205

    輕浪浮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làng fú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輕:輕佻;浮薄:不莊重。形容行為放蕩不莊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5回:“填詞覓句,無所不能,便是弄管調弦,也無所不會,是個第一等輕浪浮薄子弟。”
    206

    前門拒虎,后門進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mén j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,又來了一個敵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李贄《史綱評要 周紀 顯王》:“前門拒虎,后門進狼,未知是禍是福。”
    207

    前門去虎,后門進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mén q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,又來了一個敵人。同“前門拒虎,后門進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二篇:“你想,那樣多的草莽英雄又闖進了成都城,這不正是‘前門去虎,后門進狼’?”
    208

    前怕狼,后怕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pà láng,hòu pà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膽小怕事,顧慮太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惟敏《清江引 風情省悟》曲:“明知煙花路兒上苦,有去路無來路。惡狠狠虎爬心,餓刺刺狼掏肚。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。”
    209

    秦庭朗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 tíng lǎng j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秦庭:秦王朝;朗:明亮。秦始皇的能照人五臟六腑的鏡子。比喻明于審案的官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1卷:“負屈寒儒,得遇秦庭朗鏡;行兇詭計,難逃蕭相明條。”
    210

    驅羊戰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ū yáng zhàn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以弱擊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張耒《唐論中》:“而以之抗燕代之勁騎,此驅羊戰狼,則明皇與重兵選卒所不得行之也。”
    211

    任從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èn cóng fēng làng qǐ,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少奇《論共產黨員的休養》:“中國有兩句諺語:‘誰人背后無人說,那個人前不說人?’‘任從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。’”
    212

    如狼牧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láng mù y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如同狼放養羊一般。比喻官吏殘酷地欺壓人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酷吏列傳》:“寧成為濟南都尉,其治如狼牧羊。”
    213

    如狼如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láng rú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如狼似虎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尉繚子·武議》:“一人之兵,如狼如虎,如風如雨,如雷如霆,震震冥冥,天下皆驚。”
    214

    如狼似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láng sì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狼虎一樣。比喻非常兇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尉繚子 武議》:“一人之兵,如狼似虎,如風如雨,如雷如霆,震震冥冥,天下皆驚。”
    215

    認奴作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èn nú zuò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顛三倒四,糊里糊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景德傳燈錄·良價禪師》:“師曰:‘城中不顛倒,因什么認奴作郎?’”
    216

   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,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》四:“我們有在不同革命時期經過考驗的這樣一套干部,就可以‘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’。要有這個信心。”
    217

   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,wěn zuò diào yú t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人民文學》1976年第6期:“他如今是‘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’,單等撒網下鉤了。”
    218

    隨波逐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bō zhú l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隨著波浪飄蕩。②顛沛貌。③猶言隨波逐流,隨大流。④謂同行同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①唐·白居易《浪淘沙》詞之六:“隨波逐浪到天涯,遷客西還有幾家。”②元·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三折:“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,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。”③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四回:“七軍亂竄,隨波逐浪者,不計其數。”
    219

    鼠竄狼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ǔ cuàn láng b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9回:“果然老百姓扶老挈幼,鼠竄狼奔,都奔東平府來。”
    220

    豕竄狼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ǐ cuàn láng b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狼狽逃竄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張國賓《薛仁貴》第一折:“看這賴功賊容顏如糞土,出轅門豕竄狼逋。”
    * lang成語,lang的成語,帶lang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