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lang的成語 (292個)

    161

    狼前虎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qián hǔ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前門趕走狼,后門來了虎。比喻壞人接踵而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感惺《斷頭臺·黨爭》:“早知道狼前虎后,一樣憤難消。”
    162

    浪蕊浮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ng ruǐ fú h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尋常花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》:“浪蕊浮花不辨春,歸來方識歲寒人。”
    163

    朗若列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ng ruò liè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朗:明亮;列眉:明白。形容非常明白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燕策》:“吾必不聽眾口與讒言,吾信汝也,猶列眉也。”
    164

    浪聲浪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ng shēng là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怪聲怪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名氏《隔簾花影》第四回:“沒的浪聲浪氣、放屁拉臊,精扯淡的話!”
    165

    浪恬波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ng tián bō j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恬:安靜。風平浪靜。比喻十分平靜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吾丘瑞《運甓記·辭親赴任》:“浪恬波靜,指日到武岡之任。”
    166

    狼突鴟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tū chī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狼一樣奔突,像鷂鷹一樣張開翅膀。形容壞人猖狂囂張到了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林則徐《會諭澳同知再行諭餉義律繳土兇稿》:“如此狼突鴟張,豈能將就姑容,致貽民害。”
    167

    狼吞虎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tūn hǔ c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彭養鷗《黑籍冤魂》第23回:“他們把飯煮熟,菜燒好,聚在一起,就在村前打麥場上,狼吞虎餐的吃。”
    168

    狼貪虎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tān hǔ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狼一樣貪婪,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。比喻野心很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陷關》:“狼貪虎視威風大,鎮漁陽兵雄將多。待長驅直把淆函破,奏凱日齊聲唱歌。”
    169

    狼吞虎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tūn hǔ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狼虎那樣吞食咬嚼。比喻極為貪婪殘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鳴鳳記·二相爭朝》:“你辟私門,賄賂行,半朝臣,皆從順。你狼吞虎噬傷殘了萬民百姓,害得那有功臣百事無成。”
    170

    狼吞虎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tūn hǔ y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4回:“有一寸見方大小,和在飯里,不上一刻工夫,狼吞虎咽,居然吃個精光。”
    171

    狼突豕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tū shǐ c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狼奔豕突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謙益《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申公神道碑銘》:“狼突豕竄,無一尉一堠能少婕其角距者。此公之言驗于事后者也。”
    172

    狼貪鼠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tān shǔ q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如狼那樣貪狠;似鼠那樣慣竊。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于謙《出塞》詩:“瓦刺窮胡真犬豕,敢向邊疆撓赤子。狼貪鼠竊去復來,不解偷生求速死。”
    173

    狼心狗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xīn gǒu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心腸如狼和狗 一樣兇惡、狠毒。也比喻忘恩負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,負義忘恩。”
    174

    狼心狗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xīn gǒu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腸似狼,行為如狗。比喻貪婪兇狠,卑鄙無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楊暹《西游記》第四本第13出:“見一人光紗帽,黑布衫,鷹頭雀腦將身探,狼心狗行潛蹤闞,鵝行鴨步懷愚濫。”
    175

    狼煙大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yān dà hu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漫無邊際的吹牛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管樺《清風店》:“他就喜歡聽那些狼煙大話,聽這些人幫著他擺龍門陣!”
    176

    朗月清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ng yuè qīng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明朗的月色,清新的和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王勃《秋日游蓮池序》:“琳瑯觸目,朗月清風。”
    177

    閬苑瓊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ng yuàn qióng l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閬:空曠,寬闊;瓊:赤色玉。廣大的園林,華美的樓閣。傳說中的神仙住處。也指皇帝貴族的宮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11回:“里面閬苑瓊樓,奇花異草,奧妙非常。”
    178

    狼眼鼠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yǎn shǔ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相貌兇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79

    狼煙四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yān sì q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狼煙:古代邊境點燃狼糞以報警;即烽火。四處都有報警的烽火。形容外敵侵犯或內敵動蕩;到處是戰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沈采《千金記 宵征》:“如今狼煙四起,虎斗龍爭,我到街坊上打聽楚國招兵文榜消息。”
    180

    狼羊同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yáng tóng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居正《答兩廣凌洋山計羅旁善后》:“若但務招徠,不加審別,蘭棘并植,狼羊同飼,將復為昔日之羅旁矣。”
    * lang成語,lang的成語,帶lang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