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ke的成語 (673個)

    641

    指麾可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huī kě d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一經調度安排,不須多久,局勢即可平定。語本《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》:“誠各去其兩短,襲其兩長,天下指麾則定矣。”《漢書·陳平傳》作“天下指麾即定矣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》:“誠各去其兩短,襲其兩長,天下指麾則定矣。”《漢書·陳平傳》作“天下指麾即定矣”。
    642

    墜歡可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ì huān kě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墜歡:指失去的寵愛或歡樂;拾:撿起來。指重尋舊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鮑照《和傅大農與僚故別》詩:“墜歡豈更接,明愛邈難尋。”
    643

    作奸犯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jiān fàn k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作奸:干壞事;科:科條;法律條文。為非作歹;觸犯律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若有作奸犯科,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論其刑賞。”
    644

    珠璣咳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jī ké t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珠璣:珠玉;咳唾:比喻談吐議論。比喻談吐或文辭美如珠玉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趙壹《刺世疾邪賦》:“勢家多所宜,咳唾自成珠。”
    645

    篆刻蟲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àn kè chóng d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使小技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姚錫鈞《論詩絕句》:“篆刻蟲雕笑壯夫,鑿山鑄鐵嘆陽湖。”
    646

    主客顛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ǔ kè diān d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事物輕重大小顛倒了位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施蟄存《滇云浦雨話從文》:“由此,從文有了一個固定的職業,有月薪可以應付生活。但這樣一來,寫作卻成為他的業余事務,在他的精神生活上,有些主客顛倒。”
    647

    逐客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ú kè l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秦始皇曾下令驅逐從各國來的客卿。后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為下逐客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二回:“二位如再喧嘩,不獨耽誤嬌音妙舞,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。”
    648

    止渴思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kě sī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望梅止渴。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三折:“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,充饑畫餅。”元·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二折:“咱正是那止渴思梅。”
    649

    止渴望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kě wàng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止渴思梅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孫雨林《皖江血·拒敵》:“止渴望梅,究有何益,此誠吾黨大不幸了!”
    650

    坐客無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kè wú z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氈:獸毛氈子。客人來人沒有氈子可坐。形容清貧的生活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戲簡鄭廣文兼呈蘇司業》:“才名三十年,坐客寒無氈。”
    651

    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kě yì huì,bù kě yán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能用心去揣摩體會,沒法用話具體地表達出來。指道理奧妙,難以說明。有時也指情況微妙,不便說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天道》:“意之所隨者,不可以言傳也。”
    652

    止渴飲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kě yǐn zh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鴆:毒酒。比喻只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壯者《掃迷帚》第24回:“若慮迷信一破,道德墮落,必以保存為得計,此又何異欲止渴而飲鴆,欲療瘡而剜肉?”
    653

    執柯作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kē zuò f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執:拿著;柯:斧頭柄;伐:采伐。手執斧頭去采伐。指給人做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九回:“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來,給安龍媒、張金鳳二人執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詣也。”
    654

    逐客之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ú kè zhī l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秦始皇曾下令驅逐從各國來的客卿。后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為下逐客令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今逐客以資敵國,損民以益仇,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,求國無危,不可得也。秦王乃除逐客之令。”
    655

    只可智取,不可力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kě zhì qǔ,bù kě lì d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敵:抵擋,抵抗。只能用智謀取勝,不能以實力相拼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》第21卷:“錢镠與二鐘商議道:‘我兵少,賊兵多,只可智取,不可力敵,宜出奇兵應之。’”
    656

    猙獰可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ēng níng kě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猙獰:狀貌兇惡。狀貌兇惡,讓人畏懼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鷹虎神》:“郡城東岳廟,在南郭大門左右,神高丈余,俗名鷹虎神,猙獰可畏。”
    657

    知其不可而為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路宿于石門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?’”
    658

    知其不可為而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:做。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,指意志堅決或倔強固執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南京印象》:“許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為而為,但卻絲毫也不能放松,不肯放松。”
    659

   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:做。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,指意志堅決或倔強固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97回:“在你是手足之情,知其不可為而為之,也是你的好心。”
    660

    指日可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rì kě d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達到目的(指日:可以指出日期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:“愿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可計日可待也。”
    * ke成語,ke的成語,帶ke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