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ke的成語 (673個)

    341

    苛政猛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ē zhèng měng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苛政:殘暴地統治。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還要兇惡暴虐
    成語出處:
    續范亭《老婦行》:“軍閥盜賊真可惡!苛政猛虎向誰訴?”
    342

    苛政猛于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苛政:指反動統治階級對人民進行殘酷壓迫剝削的政治;包括政令、賦稅等。反動統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兇惡暴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夫子曰:‘何為不去也?’曰:‘無苛政。’夫子曰:‘小子識之,苛政猛于虎也。’”
    343

    刻舟求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zhōu qiú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舟:船;求:尋找;尋求。在船上刻記號;尋找失落水中的劍。比喻辦事方法不對頭;死守教條;拘泥固執;不知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劍自舟中墜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劍之所從墜。’舟止,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劍不行,求劍若此,不亦惑乎?”
    344

    刻足適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zú shì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屨:麻制的單底鞋。按照鞋的大小來削自己的腳。比喻主次顛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游《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》:“昔人亦有言,刻足以適屨。”
    345

    咳珠唾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é zhū tuò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為文措辭優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林學衡《新猛近稍習詞章》詩:“儷白妃青從檢點,咳珠唾玉定紛綸。”
    346

    渴者易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ě zhě yì y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覺得甘甜。舊時比喻久經苛政而最知對德政感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饑者易為食,渴者易為飲。”
    347

    刻章琢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zhāng zhuó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修飾琢磨文章的細節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王安石《憶昨詩示諸外弟》:“刻章琢句獻天子,釣取薄祿歡庭闈。”
    348

    牢不可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o bù kě b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牢:牢固。異常堅固,不能攻破。形容人的意志堅定或態度固執、不能動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鄭褒《原祭》:“根深蒂固,牢不可拔。”
    349

    樂不可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bù kě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享樂不可過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曲禮上》:“志不可滿,樂不可極。”
    350

    了不可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o bù kě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了:完全。完全不能看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歸有光《水利后論》:“求所謂安亭江者,了不可見。”
    351

    牢不可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o bù kě p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牢:堅固。非常堅固;不可摧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大官臆決唱聲,萬口和附,并為一談,牢不可破。”
    352

    樂不可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bù kě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快樂得無法用言語形容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大招》:“魂兮歸徠!樂不可言只。”
    353

    樂不可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bù kě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支:支持、支撐。快樂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。形容快樂到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張堪傳》:“桑無附枝,麥穗兩歧,張公為政,樂不可支。”
    354

    力不同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bù tóng k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科:同一等級。指人的力量有強弱,不能等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八佾》:“射不主皮,為力不同科,古之道也。”
    355

    兩道三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dào sān k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說三道四,花言巧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魯齋郎》第四折:“誰聽你兩道三科,嚷似蜂窩,甜似蜜缽。”
    356

    力可拔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kě bá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力氣大得可以拔起山來,形容勇力過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楚·項羽《垓下歌》:“力拔山兮氣蓋世,時不利兮騅不逝。”
    357

    臨渴穿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kě chuān j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穿:打。臨到口渴時才想到鑿井。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內經·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乎!”
    358

    廉可寄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kě jì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能夠以錢財相托。指十分廉潔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叢子·陳士義》:“仁可與托孤,廉可以寄財者。”
    359

    臨渴掘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kě jué j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臨:到;掘:挖。口渴了才去挖井。比喻事先不做好準備;事到臨頭才動手想辦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朱伯廬《游家格言》:“宣未雨而綢繆,毋臨渴而掘井。”
    360

    綠林豪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lín háo k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綠林:西漢王匡、王鳳為首的“綠林軍”。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官府的武裝力量指傷害人民的群盜股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涉《井欄砂宿遇夜客》詩:“暮雨瀟瀟江上村,綠林豪客夜知聞。”
    * ke成語,ke的成語,帶ke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