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e的成語 (673個)
-
201
饑虎不可為鄰
- 成語拼音:
- jī hǔ bù kě wéi lín
- 成語解釋:
- 鄰:鄰居。比喻不要與窮兇極惡之人在一起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江日升《臺灣外記》:“饑虎不可為鄰,我提師遠出,弟當留心防范。”
-
202
岌岌不可終日
- 成語拼音:
- jí jí bù kě zhōng r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情況非常危險,一天都過不下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·馬士英傳》:“蓋明之季年內憂外患,岌岌不可終日。”
-
203
亟疾苛察
- 成語拼音:
- jí jí kē chá
- 成語解釋:
- 指急劇猛烈,以苛刻煩瑣為明察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張釋之馮唐列傳》:“且秦以任刀筆之吏,吏爭以亟疾苛察相高。”
-
204
岌岌可危
- 成語拼音:
- jí jí kě wēi
- 成語解釋:
- 岌岌:十分危險;快要傾覆或滅亡。形容形勢極其危險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天下殆哉,岌岌乎!”
-
205
借客報仇
- 成語拼音:
- jiè kè bào chóu
- 成語解釋:
- 幫助別人報仇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朱云傳》:“少時通輕俠,借客報仇。”
-
206
見可而進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kě ér jìn
- 成語解釋:
- 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。后指有把握就行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荀悅《漢紀 高帝紀》:“趙兵出國迎戰,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,懷內顧之心,無必死之計。”
-
207
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kě ér jìn,zhī nán ér tuì
- 成語解釋:
- 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荀悅《漢紀 高帝紀》:“趙兵出國迎戰,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,懷內顧之心,無必死之計。”
-
208
饑渴交攻
- 成語拼音:
- jī kě jiāo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饑渴同時襲來。形容饑渴交加。亦作“餓虎饑鷹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洪邁《夷堅丁志·華陽洞門》:“右邊石池,荷花方爛漫,雖饑渴交攻,而花與水皆不可及。”
-
209
饑渴交迫
- 成語拼音:
- jī kě jiāo pò
- 成語解釋:
- 交:一齊,同時。饑渴一齊襲來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紀昀《灤陽消夏錄·齊舜庭》:“晝伏夜行,竊瓜果為糧,幸無覺者,一夕饑渴交迫,遙望一燈熒然。”
-
210
進可替不
- 成語拼音:
- jìn kě tì bù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進可替否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外篇自敘》:“正色弼違,進可替不,舉善彈枉,軍國肅雍。”
-
211
進可替否
- 成語拼音:
- jìn kě tì fǒu
- 成語解釋:
- 謂向君主進獻良策以廢棄弊政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志·盧毓傳》:“官人秩才,圣帝所難,必須良佐,進可替否。”
-
212
進可以攻,退可以守
- 成語拼音:
- jìn kě yǐ gōng,tuì kě yǐ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進:前進;退:退卻;守:防守,固守。前進可以攻擊,后退可以固守。比喻進攻和防守都有主動權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歸有光《菎山縣倭寇始末書》:“凡此數事,果能斷自乃心,豫有成算,則用足兵強,形勢險固,人心堅勵,進可以攻,退可以守。”
-
213
進可以攻,據可以守
- 成語拼音:
- jìn kě yǐ gōng,jù kě yǐ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進:前進;退:退卻;據:占據。前進可以攻擊,后退可以固守。比喻進攻和防守都有主動權
- 成語出處:
- 劉流《烈火金剛》第29回:“要是利用得好,那是進可以攻,據可以守,游可以擊,退可以走。”
-
214
儉可養廉
- 成語拼音:
- jiǎn kě yǎng lián
- 成語解釋:
- 儉:節儉;廉:廉潔。節儉可以養成廉潔的操守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范純仁傳》:“惟儉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
-
215
金科玉律
- 成語拼音:
- jīn kē yù lǜ
- 成語解釋:
- 金、玉:比喻貴重。科、律:法律條文。原指法律條文盡善盡美。后指不能更改、必須遵守的信條。
- 成語出處:
- 前蜀 杜光庭《胡常侍修黃箓齋詞》:“金科玉律,云篆瑤章,先萬法以垂文。”
-
216
金科玉臬
- 成語拼音:
- jīn kē yù niè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金科玉律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聞一多《女神之地方色彩》:“各種各料雖互相差異,卻又互相調和,這便正符那條藝術底金科玉臬‘變異中之一律’了。”
-
217
金科玉條
- 成語拼音:
- jīn kē yù tiáo
- 成語解釋:
- 科、條:法律條文。原指完美的法律條文。后指不能更改、必須遵守的信條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揚雄《劇秦美新》:“懿律嘉量,金科玉條。”
-
218
儉可以養廉
- 成語拼音:
- jiǎn kě yǐ yǎng lián
- 成語解釋:
- 儉:節省,儉約;廉:廉潔。節儉可以幫助養成廉潔的操守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周順昌《第后柬德升諸兄弟》:“又謂惟淡可以從儉,惟儉可以養廉。有味哉,有味哉!”
-
219
儉可以助廉
- 成語拼音:
- jiǎn kě yǐ zhù lián
- 成語解釋:
- 儉:節省,儉約;廉:廉潔。節儉可以幫助養成廉潔的操守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范純仁傳》:“親族有請教者,純仁曰:‘惟儉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
-
220
九流賓客
- 成語拼音:
- jiǔ liú bīn kè
- 成語解釋:
- 先秦到漢初有法、名、墨、儒、道、陰陽、縱橫、雜、農九種學術流派。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種人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 蕭子顯傳》:“見九流賓客,不與交言。”
* ke成語,ke的成語,帶ke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