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的成語 (839個)
-
101
道不舉遺
- 成語拼音:
- dào bù jǔ yí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道不拾遺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闞祾傳》:“部兵皆群盜,橫相侵牟,祾案罪殺之,雖親故無脫者,至道不舉遺。”
-
102
多此一舉
- 成語拼音:
- duō cǐ yī jǔ
- 成語解釋:
- 舉:行動、舉動。做出不必要的;多余的舉動。表示這一行動毫無必要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侯方域《南省策》:“而況于避影匿形,惟恐多此舉,以身累者乎?”
-
103
跌蕩不拘
- 成語拼音:
- diē dàng bù jū
- 成語解釋:
- 指心志放逸無拘無束。同“跌宕不羈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袁黃、王世貞《綱鑒合編 宋紀 武帝》:“八月,宋主殺中書令王僧達,僧達幼聰警能文,而跌蕩不拘。”
-
104
跌宕不拘
- 成語拼音:
- diē dàng bù jū
- 成語解釋:
- 成語出處:
-
105
蹈規循矩
- 成語拼音:
- dǎo guī xún jǔ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蹈矩循規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徐霖《繡襦記·偽儒樂聘》:“空窮讀數行書,蹈規循矩沒是非。”
-
106
鼎鑊刀鋸
- 成語拼音:
- dǐng huò dāo jù
- 成語解釋:
- 鼎:古代烹用的青銅器物。鑊:大鍋。鼎鑊:是古代的酷刑刑具,用以把人煮死。指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,引用指稱最殘酷的刑罰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·拗相公飲恨半山堂》:“若見此奸賊,必手刃其頭……雖赴鼎鑊刀鋸,亦無恨矣。”
-
107
丟車保帥
- 成語拼音:
- diū jū bǎo shuài
- 成語解釋:
- 象棋比賽的戰術。比喻犧牲比較重要的東西保護最重要的
- 成語出處:
- 柳建偉《英雄時代》第12章:“危難之時,丟卒保車,丟車保帥。”
-
108
疊矩重規
- 成語拼音:
- dié jǔ chóng guī
- 成語解釋:
- 規與規相重,矩矩與相迭,度數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 蜀書 郤正傳》:“君臣協美于朝,黎庶欣戴于野,動若重規,靜若迭矩。”
-
109
刀鋸鼎鑊
- 成語拼音:
- dāo jù dǐng huò
- 成語解釋:
- 刀、鋸:古刑具,也指割刑和刖刑;鼎鑊:古炊具,也指烹刑。指古代刑具。也泛指各種酷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刑法志》:“大刑用甲兵,其次用斧鉞,中刑用刀鋸,其次用鉆鑿。”又,《漢書·酈陸朱劉叔孫傳贊》:“麗生自匿監門,待主然后出,猶不免鼎鑊。”
-
110
刀鋸斧鉞
- 成語拼音:
- dāo jù fǔ yuè
- 成語解釋:
- 古代四種刑具。借指酷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刑法志》:“大刑用甲兵,其次用斧鉞,中刑用刀鋸,其次用鉆鑿。”
-
111
獨具慧眼
- 成語拼音:
- dú jù huì yǎn
- 成語解釋:
- 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,形容眼光敏銳,見解高超,能作出精細判斷
- 成語出處:
- 豐子愷《談自己的畫》:“只有孩子們保住天真,獨具慧眼,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賞者。”
-
112
大舉進攻
- 成語拼音:
- dà jǔ jìn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大舉:重大的行動。大規模出兵,向敵方進攻
- 成語出處:
-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33回:“因吳佩孚此時目光,已從軍事移到政治方面,也不大舉進攻。”
-
113
篤近舉遠
- 成語拼音:
- dǔ jìn jǔ juǎn
- 成語解釋:
- 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視而同仁,篤近而舉遠。”
-
114
蹈矩踐墨
- 成語拼音:
- dǎo jǔ jiàn mò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蹈矩循規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唐順之《與嚴介溪相公書》:“其如某最迂闊樗散,徒有蹈矩踐墨之小節,本無經時理物之長才。”
-
115
獨具匠心
- 成語拼音:
- dú jù jiàng xīn
- 成語解釋:
- 匠心:巧妙的心思。具有獨特的巧妙心思。多指技術或藝術方面有創造性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張佑《題王右丞山水障》:“精華在筆端,咫尺匠心難。”
-
116
大匠能與人規矩,不能使人巧
- 成語拼音:
- dà jiàng néng yǔ rén guī jǔ,bù néng shǐ rén qiǎo
- 成語解釋:
- 大匠:指在某方面造詣高的人;巧:靈巧。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規矩,不能使人心靈手巧。指必須要主觀努力,不能單依靠客觀條件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盡心》:“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-
117
蠹居棋處
- 成語拼音:
- dù jū qí chǔ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壞人深入社會,散布各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潮州刺史謝上表》:“孽臣奸隸,蠹居棋處,搖毒自防,外順內悖。”
-
118
蹈矩循規
- 成語拼音:
- dǎo jǔ xún guī
- 成語解釋:
- 遵守規矩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沈受先《三元記·格天》:“積善存仁,蹈矩循規太古民。”
-
119
蹈矩循彟
- 成語拼音:
- dǎo jǔ xún xīng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蹈矩循規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宋濂《佛慧圓明無邊廣照普利大禪師塔銘》:“七歲即就外傅,諸書經目輒成誦,出入蹈矩循彟,有若成人。”
-
120
獨具一格
- 成語拼音:
- dú jù yī gé
- 成語解釋:
- 單獨有一種特別的風格、格調
- 成語出處:
* ju成語,ju的成語,帶ju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