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an的成語 (1341個)

    1021

    天步艱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jiān n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步:時運。國運艱難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小雅·白華》:“天步艱難,之子不猶。”
    1022

    添兵減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īng jiǎn z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嗇兵員,反而減少行軍飯灶。指偽裝士兵逃亡,示弱以欺騙對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,明日為五萬灶,又明日為三萬灶。龐涓行三日,大喜,曰:‘吾固知齊軍怯,入吾地三日,士卒亡者過半矣。’”
    1023

    挑撥離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ǎo bō lí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搬弄是非;使別人不團結。挑撥:引起;挑動;離間:隔開、拆散;使人不和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9回:“這個姓胡名福,最愛挑撥離間。”
    1024

    統籌兼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ǒng chóu jiān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統籌:通盤籌劃;兼:本義為一手執兩禾,引伸為同時進行幾樁事情或占有幾樣東西;顧:照顧。統一籌劃,全面照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予倩《忠王李秀成》第一幕:“不是這樣統籌兼顧,天京一定難保。”
    1025

    貪財賤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ān cái jiàn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賤:輕視;義:道義。貪圖錢財,輕視道義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漢紀·元帝永光二年》:“今天下俗,貪財賤義,好聲色,上侈靡。”
    1026

    推誠相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以真心對待人。推:展示;誠:誠實的心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齊書 慕容紹宗傳》:“我與晉州推誠相待,何忽輒相猜阻,橫生此言。”
    1027

    討惡翦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ǎo è jiǎn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征討和剪除兇惡殘暴的勢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:“夫討惡翦暴必聲其罪,宜先分裂,奪其土地,使土民之心,各知所歸。”
    1028

    討惡剪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ǎo è jiǎn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討:征伐;剪:斬斷。征伐和鏟除兇惡殘暴的勢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權傳》:“夫討惡剪暴必聲其罪,宜先分裂,奪其土地,使土民之心,各知所歸。”
    1029

    聽而無聞,視而無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īng ér wú wén,shì ér wú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視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視,睜著眼卻沒看見。也指不理睬,看見了當作沒看見,聽到了當作沒聽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鹖冠子·度萬八》:“知無道,上亂天文,下滅地理,中絕人和,治漸終始,故聽而無聞,視而無見,白晝而暗,有義而失謚。”
    1030

    挑肥揀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o féi jiǎn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挑挑揀揀;光要對自己有利的。肥:肥肉;瘦:瘦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:“像娘這樣費心,還不討他說個是,只要揀精揀肥,我也犯不著要效他這個勞。”
    1031

    偷工減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u gōng jiǎn l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;削減工料。現也指做事圖省事;馬虎敷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回:“這下游一帶的工程都是偷工減料作的,斷靠不住。”
    1032

    推轂薦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ī gǔ jià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轂:車輪中心;推轂:比喻推薦人才;薦:舉薦。推舉人才,引薦賢士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權德輿《齊成公神道碑銘序》:“其他推轂薦士,為廷臣,成天下重名碩望者,不可勝書。”
    1033

    投間抵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jiān dǐ x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投隙抵巇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陳田《明詩紀事丁簽》:“此輩投間抵隙,誣上行私,一言一笑,都有機關;一止一行,揣知上意。”
    1034

    摘奸發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ī jiān fā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摘:通“擿”,揭發;發伏:檢舉;伏:隱藏。揭發檢舉隱藏的壞人壞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宣帝紀》:“真摘奸發伏如神,皆此類也。”
    1035

    聽見風就是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īng jiàn fēng jiù shì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剛聽到一點兒風聲,就當要下雨了。形容聽到一點風聲就竭力附和渲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十五回:“他們做都老爺的,聽見風就是雨,皇上原許他風聞奏事,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。”
    1036

    提劍汗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í jiàn hàn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,比喻征戰勞苦。手提寶劍,身跨戰馬。比喻在戰場上建立功勛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宇文貴傳》:“男兒當提劍汗馬以取公侯,何能如先生為博士也!”
    1037

    挑精揀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o jīng jiǎn f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挑肥揀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張愛玲《郁金香》:“人家好好的小姐你就挑精揀肥的,成天的跟丫頭們打打鬧鬧,我的臉都給你丟盡了!”
    1038

    偷奸取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u jiān qǔ q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投機取巧的辦法不付出力氣而得到好處
    成語出處:
    1039

    痛湔宿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òng jiān sù g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痛改前非。徹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錯誤。湔,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張居正《請戒諭群臣疏》:“朕方嘉與臣民會皇極之路,爾諸臣亦宜痛湔宿垢,共襄王道之成。”
    1040

    蹄間三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í jìàn sān x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馬奔走時,前后蹄間一躍而過三尋。形容馬奔跑得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 韓策一》:“秦馬之良,戎兵之眾,探前趹后,蹄間三尋者,不可稱數也。”
    * jian成語,jian的成語,帶ji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