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an的成語 (1341個)
-
1061
文奸濟惡
- 成語拼音:
- wén jiān jì è
- 成語解釋:
- 掩飾奸詐,助長惡行。
- 成語出處:
- 金·王若虛《論語辨惑》:“蓋其心術不謹,趨向一差,則要利盜名,文奸濟惡,皆學之力也。”
-
1062
無間可乘
- 成語拼音:
- wú jiān kě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猶無隙可乘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劉基《春秋明經·蔡侯鄭伯會于鄧公及我盟于唐公至自唐》:“向使中國無間可乘,吾又知其未至此也。”
-
1063
無間可伺
- 成語拼音:
- wú jiān kě sì
- 成語解釋:
- 猶無隙可乘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葉夢得《石林詩話》卷上:“禪宗論云間有三種語……其三為函蓋乾坤句,謂泯然皆契,無間可伺。”
-
1064
往蹇來連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jiǎn lái lián
- 成語解釋:
- 謂往來皆難;進退皆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·蹇》:“六四:往蹇來連。”
-
1065
外簡內明
- 成語拼音:
- wài jiǎn nèi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謂對人表面上簡易,而內心明察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8回:“公外簡內明,用人惟才。”
-
1066
無間是非
- 成語拼音:
- wú jiàn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指不分別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文化偏至論》:“林林之民,咸致同情于不平者,凡有能阻泥教旨,抗拒法皇,無間是非,輒與贊和。”
-
1067
我見猶憐
- 成語拼音:
- wǒ jiàn yóu lián
- 成語解釋:
- 猶:尚且;憐:愛。我見了她尚且覺得可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虞通之《妒記》:“阿子,我見汝亦憐,何況老奴。”
-
1068
萬箭鉆心
- 成語拼音:
- wàn jiàn zuā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像萬支箭鉆入心頭。形容極度傷痛的心情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0卷:“那安卿說到此處,好如萬箭鉆心,長號數聲而絕。”
-
1069
溫良恭儉
- 成語拼音:
- wēn liáng gōng jiǎn
- 成語解釋:
- 溫:溫和;良:善良;恭:恭敬;儉:節制。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,泛指態度謙恭,舉止文雅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?”
-
1070
溫良恭儉讓
- 成語拼音:
-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
- 成語解釋:
- 原意為溫和、善良、恭敬、節儉、忍讓這五種美德。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。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斗爭性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學而》:“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?”
-
1071
溫良儉讓
- 成語拼音:
- wēn liáng jiǎn ràng
- 成語解釋:
- 溫:溫和;良:善良;儉:節制;讓:忍讓。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,泛指態度謙恭,舉止文雅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?”
-
1072
物力維艱
- 成語拼音:
- wù lì wéi jiān
- 成語解釋:
- 物:物資;力:財力;維:是;艱:困難。指財物來之不易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朱柏廬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。”
-
1073
聞名不如見面
- 成語拼音:
-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
- 成語解釋:
- 只聽名聲不如見面更能了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史·列女傳》:“吾聞聞名不如見面,小人未見禮教,何足責哉。”
-
1074
無面目見江東父老
- 成語拼音:
- wú miàn mù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
- 成語解釋:
- 以之為羞見故鄉人之典實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本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。烏江亭長檥船待……項王笑曰:‘天之亡我,我何渡為!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無一人還,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,我何面目見之?’”
-
1075
望其肩背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qí jiān bè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趕上或達到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呂留良《與吳孟舉書》:“德器必能脫去凡近,所造日高,非弟所能望其肩背也。”
-
1076
望其肩項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qí jiān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趕得上或達得到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汪琬《與周處士書》:“議論之超卓雄偉,真有與《詩》《書》六藝相表里者,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項也。”
-
1077
文身剪發
- 成語拼音:
- wén shēn jiǎn fā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文身斷發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詩外傳》第八卷:“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……文身剪發而后處焉。”
-
1078
屋上建瓴
- 成語拼音:
- wū shàng jiàn líng
- 成語解釋:
- 建:傾倒。瓴:容水器。從屋頂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。形容居高臨下的有利形勢。亦作“高屋建瓴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徐州上皇帝書》:“使楚人開關而延敵,材官駒發,突騎云縱,真若屋上建瓴水也。”
-
1079
甕天之見
- 成語拼音:
- wèng tiān zhī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甕天:坐在甕中觀天,見天不大。比喻短淺的見識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黃庭堅《再次韻奉答子由》詩:“似逢海若談秋水,始覺醯雞守甕天。”
-
1080
威武不能屈,貧賤不能移
- 成語拼音:
- wēi wǔ bù néng qū,pín jiàn bù néng yí
- 成語解釋:
- 威武:武力;賤:地位低。不屈從于威勢的鎮懾之下,不因貧賤而改變節操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記蘇聯版畫展覽會》:“而且證明了我們中國,確有許多‘威武不能屈,貧賤不能移’的必說真話的人們。”
* jian成語,jian的成語,帶jian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