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an的成語 (1341個)

    981

    所見所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ǒ jiàn suǒ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到的和聽到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安石《慈溪縣學記》:“則士朝夕所見所聞,無非所以治天下國家之道。”
    982

    折箭為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jiàn wéi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折斷箭以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誓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岳珂《桯史·二將失律》:“虜既得俊邁,折箭為誓,啟門以出二將。”
    983

    深見遠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jiàn yuǎn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得深,想得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祭遵傳》:“昔高祖大圣,深見遠慮,班爵割地,與下分功,著錄勛臣,頌其德美。”
    984

    肆奸植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jiān zhí d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肆:放肆;植黨:營私結黨。放肆胡為,培植黨羽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馮恩傳》:“宗鎧同官孫應奎復言,鋐肆奸植黨,擅主威福,巧庇龍等,上格明詔,下負公論,且縱二子為奸利。”
    985

    三諫之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jiàn zhī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公羊傳 莊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將侵曹,曹羈諫曰:‘戎眾以無義,君請勿自敵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諫不從,遂去之,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則止,此之謂也。”后以“三諫之義”指事君之正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公羊傳·莊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將侵曹,曹羈諫曰:‘戎眾以無義,君請勿自敵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諫不從,遂去之,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則止,此之謂也。”
    986

    桑間之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g jiān zhī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淫靡的音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音初》:“世濁則禮煩而樂淫,鄭衛之聲,桑間之音,此亂國之所好,衰德之所說。”
    987

    桑間之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g jiān zhī y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描寫男女情愛的詩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楊循吉《蓬軒吳記》上卷:“其集多桑間之詠,不足傳也。”
    988

    桑間之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g jiān zhī yu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男女之間的約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唐仲冕《介如居士遺事》:“美人者某指揮使女也,慕伯虎才名,暗以手書訂桑間之約,期以八月十五試畢赴之。”
    989

    司空見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ī kōng jiàn g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司空:古代官名;見慣:常見而習慣了。原指司空看慣了某事以為平淡;后比喻常見之事;不足為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孟棨《本事詩 情感》:“劉于席上賦詩曰:‘……司空見慣渾閑事,斷盡江南刺史腸。’”
    990

    神龍見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清趙執信《談龍錄》:“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,曰:‘詩如龍然,首尾爪角鱗鬣,一不具,非龍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詩如神龍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’”后以“神龍見首”指詩文跌宕多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趙執信《談龍錄》:“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,曰:‘詩如龍然,首尾爪角鱗鬣,一不具,非龍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詩如神龍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’”
    991

    神龍見首不見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是談詩的神韻,后比喻人的行蹤詭秘,剛一露面又不見了。也比喻言辭閃爍,使人捉摸不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趙執信《談龍錄》:“詩如神龍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”
    992

    食毛踐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máo jiàn t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毛:指地面所生之谷物;賤:踩。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。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內,何非君土;食土之毛,誰非君臣?”
    993

    十年磨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nián mó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多年刻苦磨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賈島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。今日把似君,誰為不平事?”
    994

    守瓶緘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píng jiān k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守口如瓶。謂閉口不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漁《憐香伴·鞅望》:“你把姻緣簿徼,你把相思帳銷,我從今守瓶緘口,免被人嘲。”
    995

    深情故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qíng gù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故劍:比喻結發之妻。結發夫妻情意濃厚。指不喜新厭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外戚傳上》:“公卿議更立皇后,皆心儀霍將軍女,亦未有言。上乃詔求微時故劍,大臣知指,白立許倢伃為皇后。”
    996

    生情見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qíng jiàn j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景:景物。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種聯想或感慨,也指隨機應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活拿蕭天佑》第三折:“我見他氣昂昂威風自逞,雄赳赳施逞些氣性,使不著你叫丫丫尋棕見影,你看我兩陣前生情見景。”
    997

    書缺簡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quē jiǎn t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簡:古代書寫的竹、木簡;脫:丟失。指書簡散佚殘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楚元王傳》:“禮壞樂崩,書缺簡脫,朕甚閔焉。”
    998

    身輕體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qīng tǐ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身:軀體;健:健壯。身體健壯,行動靈活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貨郎旦》第三折:“沿路上身輕體健,這搭兒筋乏力軟。”
    999

    殺人不見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rén bù jiàn x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殺了人不露一點痕跡。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陰險毒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貓兒,平昔不知壞了多少大臣,乃是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。”
    1000

    神人鑒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rén jià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鑒:審察。天神和凡人都察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朱鼎《玉鏡臺記·新亭流涕》:“一點丹衷,神人鑒知。”
    * jian成語,jian的成語,帶ji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