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的成語 (2428個)

    1781

    三十六策,走是上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shí liù cè,zǒu shì shà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,沒有別的好辦法,只能出走了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·王敬則傳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計,汝父子唯應急走耳。”
    1782

   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shí liù jì,zǒu wéi shà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 王敬則傳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計,汝父子唯應急走耳。”
    1783

    神術妙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shù miào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神妙莫測的計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陰山破虜》第一折:“今索請李靖軍師,至邊關用神術妙計可除番虜也。”
    1784

    神算妙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suàn miào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算:計劃,籌謀。神妙莫測的計策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石碣》:“單是替天行道否黃旗上的一個‘天’字,還不夠;總得再找出些‘天意’來。這便是吳軍師的神算妙計。”
    1785

    所剩無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ǒ shèng wú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剩:余留下來的。剩下的沒有多少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九十回:“好在所剩無幾,待我念完,諸位才女再去慢慢參詳,或者得其梗概,也未可知。”
    1786

    束手無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shǒu wú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束手無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申時行《雜記》:“設奸人竄入其中,為害叵測,即有緩急,外廷不得聞,宿衛不得入,吾輩大臣,束手無計,此皆公等剝膚之患也。”
    1787

    死傷相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shāng xiāng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藉:以物襯墊。死亡受傷者相互枕藉而臥。形容傷亡者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元史·世祖紀》:“以致師出連年,死傷相藉,系累相屬,皆彼宋自禍其民也。”
    1788

    士死知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ǐ zhī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士:有才識的人。為了報答知己,不惜犧牲生命。亦作“士為知己者死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趙策》:“士為知己者死,女為悅己者容,吾其報知氏之讎矣。”
    1789

    食荼臥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tú wò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吃苦菜,睡粗草。形容初民的生活艱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王夫之《老莊申韓論》:“老莊亂之也,然而心猶人之心,天下則已異乎食荼臥棘之天下矣。”
    1790

    手無縛雞之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。形容身體弱、力氣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賺蒯通》第一折:“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,只淮陰市上兩個少年要他在胯下鉆過去,他就鉆過去了。”
    1791

    首尾共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wěi gò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濟:幫助;救濟。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幫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方逢時傳》:“兩人首尾共濟,邊境遂安。”
    1792

    十萬火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wàn huǒ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趙子曰》:“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。”
    1793

    肆無忌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wú jì d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肆:放肆;任意而行;忌憚:懼怕;畏懼。任意妄為;一點顧忌、畏懼也沒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小人之中庸也;小人而無忌憚也。” 宋 朱熹注:“小人不知有此,則肆欲妄行,而無所忌憚矣。”
    1794

    識微見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wēi jiàn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看到事物的苗頭而能認識和察見事物的本質和發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常安民傳》:“惟識微見幾之士,然后能逆知其漸。”
    1795

    深惡痛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ù tòng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惡:厭惡;痛:痛恨。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下》:“斯可謂之鄉愿矣” 宋 朱熹集注:“過門不入而不恨之,以其不見親就為幸,深惡而痛絕之也。”
    1796

    首尾相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wěi xiā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前后連接不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·侯淵傳》:“時青州城人饋糧者首尾相繼。”
    1797

    隨物應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wù yīng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應事物而機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葉夢得《石林詩話》上卷:“禪宗論云間有三種語:其一為隨波逐浪句,謂隨物應機,不主故常。”
    1798

    視為知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wéi zhī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成好朋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前漢演義》第63回:“獨故太仆灌夫,卻與嬰沆瀣相投,始終交好,不改故態,嬰遂視為知己,格外情深。”
    1799

    順我者吉,逆我者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wǒ zhě jí,nì wǒ zhě shu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:順從;吉:吉利;逆:違逆;衰:衰敗。順從我的就會吉利,違背我的就會衰亡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20卷:“承玄步虛,上躡玉機,衣斗履斗,流鈴煥威,順我者吉,逆我者衰,我行天真,萬里廓開。”
    1800

    士為知己者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知己者:了解自己,信用自己的人。指甘愿為賞識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獻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 趙策一》:“士為知己者死,女為悅己者容,吾其報知氏之讎矣。”
    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