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的成語 (2428個)

    1741

    死記硬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jì yìng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記憶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誦書本
    成語出處:
    葉圣陶《我呼吁》:“你們要招收的決不是那些‘死記硬背的東西太多,缺乏獨立思考和豐富的想象’的學生。”
    1742

    手疾眼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jí yǎn k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:快。眼到手也到;指手和眼睛的動作都很快。形容動作機靈;眼光敏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:“原來悟空手疾眼快,正在那混亂之時……哪吒腦后,著左膊上一棒打來。”
    1743

    手急眼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jí yǎn k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動作機警,手快眼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四回:“原來悟空手疾眼快,正在那混亂之時,……趕在哪吒腦后,著左膊上一棒打來。”
    1744

    深計遠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jì yuǎn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深思遠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田疇傳》:“竊恐未得其志,而輕薄之徒自相侵侮,偷快一時,無深計遠慮。”
    1745

    舍己蕓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 jǐ yún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看重別人,輕視自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下》:“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,所求于人者重,而所以自任者輕。”
    1746

    山雞映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jī yìng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山雞映水起舞。比喻自我欣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敬叔《異苑》第三卷:“山雞愛其羽毛,映水則舞。魏武時,南方獻之,帝欲其鳴舞而無由。公子黃舒令置大鏡其前,雞鑒形而舞不知止。”
    1747

    盛極一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ng jí yī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一時特別興盛或流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附各本序跋題辭》:“紀曉嵐曰:‘聊齋盛一時。’”
    1748

    殺雞焉用牛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陽貨》:“夫子莞爾而笑曰:‘割雞焉用牛刀!’”
    1749

    社稷之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jì zhī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國家。春秋時對作大國附庸的小國的稱謂。指身負國家重任的大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季氏》:“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,何以伐為?”
    1750

    衰季之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āi jì zhī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衰季:末世。末世的不良風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議學校貢舉札子》:“庶幾得忠實之士,不至蹈衰季之風,則天下幸甚。”
    1751

    社稷之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jì zhī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國家;器:人才。國家的棟梁之材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又稱蔣琬》:“蔣琬,社稷之器,非百里之才也。”
    1752

    山雞照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jī zhào y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山雞愛其羽毛,常照水而舞。比喻顧影自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黃庭堅《睡鴨》詩:“山雞照影空自愛,孤鸞對鏡不作雙。”
    1753

    社稷之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jì zhī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國家;役:供職。臣下對君王應盡的職責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少儀》:“為人臣下者,有諫而無訕,有亡而無疾,頌而無諂,諫而無驕,怠則張而相之,廢則帚而更之,謂之社稷之役。”
    1754

    舐糠及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kāng jí m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舐:用舌頭舔東西。舔米外的糠,一直舔到里面的米。比喻占據的地方再奪取政權。也比喻由表及里,逐步進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吳王濞列傳》:“里語有之,‘舐糠及米。’”
    1755

    狧糠及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kāng jí m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狧:通“舐”,用嘴舔。比喻貪婪蠶食或由表及里,逐步進逼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吳王濞列傳》:“語有云之,‘狧糠及米。’”
    1756

    事寬即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kuān jí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事款則圓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四十四回:“只怕事大難回,所以躊躇延捱……事寬即圓,支得他去,再可商量。”
    1757

    始料所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ǐ liào suǒ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料:料想,估計;及:達到。指當場已料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中國的西北角·成蘭紀行一》:“人事的變化,往往非始料所及。”
    1758

    霜露之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āng lù zhī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因風寒而引起的疾病,指感冒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公孫弘傳》:“君不幸罹霜露之病,何恙不已?”
    1759

    四面出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miàn chū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工作全面展開,沒有重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不要四面出擊》:“總之不要四面出擊。四面出擊,全國緊張,很不好。”
    1760

    聲名藉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míng jí sh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藉甚:通“籍甚”,盛大。名聲顯赫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周·庾信《周天騎大將軍贈小司空宇文顯和墓志銘》:“公稟山岳之靈,擅風云之氣,容止矜莊,聲名藉甚。”
    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