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的成語 (2428個)

    1801

    設心積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xīn jī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處心積慮;用盡心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洪邁《容齋續筆·賊臣遷都》:“魏唐之祚,竟為高朱所傾。兇盜設心積慮,由來一揆也。”
    1802

    聲銷跡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xiāo jì m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銷:通“消”,消失。不公開露面與說話。指隱藏形跡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齊書·魏收傳》:“其舒也濟世成務,其卷也聲銷跡滅。”
    1803

    傷心疾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g xīn jí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痛心疾首,形容痛心之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‘五四’愛國運動資料·學界風潮記》:“吾民傷心疾首之事,孰有過于是耶!”
    1804

    殊勛茂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xūn mào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殊:特出;勛:功勞;茂:美盛;績:功績。卓越的功勛業績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·裴叔業傳》:“殊勛茂績,職爾之由,崇名厚秩,非卿孰賞?”
    1805

    肆行無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xíng wú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肆:放肆。忌:顧忌。任意胡作非為,一點顧忌沒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石亨傳》:“因劾亨招權納賕,肆行無忌,與術士鄒叔彝等私講天文,妄談休咎,宜置重典。”
    1806

    殊勛異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xūn yì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殊:突出。勛:功勛。異:不同。指功勛業績卓越。亦作“殊勛茂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何尚之《又答問庾炳之事》:“且自非殊勛異績,亦何足塞今日之尤。”
    1807

    時運不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yùn bù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時機和命運不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九:“先對莫翁道:‘寄兒蒙公公相托,一向看牛不差。近來時運不濟,前日失了兩牛,今蹇驢又生病,寄兒看管不來。’”
    1808

    碎玉零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ì yù líng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精美簡短的詩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燕谷老人《續孽海花》楔子:“當時汪柳門吳清卿等諸名士,時時自蘇來常,詩酒流連,吟余醉后,碎玉零璣,文壁綺窗,墨痕狼藉。”
    1809

    數以萬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yǐ wàn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數:數目。以萬來計算。形容極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彭韶傳》:“監局內臣數以萬計,利源兵柄盡以付之,犯法縱奸,一切容貸,此防微之道未終也。”
    1810

    肆言無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yán wú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肆:放肆。毫無顧忌地胡說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吳一鵬傳》:“乃謂臣等留一皇字以戰陛下,又謂‘百皇字不足當父子之名’,何肆言無忌至此。”
    1811

    深猷遠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yóu yuǎn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深謀遠慮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東陽《序》:“先生好古力踐,深猷遠計,發而為言者,固其所自立也。”
    1812

    鑠懿淵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ò yì yuān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德行美好,學問淵博精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居正《素庵戴公墓志銘》:“然其鑠懿淵積,庇于后來者遠矣。”
    1813

    藪中荊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ǒu zhōng jí q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品質不好的人,處在惡劣的環境中會變得更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814

    稍縱即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o zòng jí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縱:放松;逝:失去。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。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林則徐《林文忠公政書》:“若寬而生玩,則不惟未戒者不戒,即已戒者亦必復食,稍縱即逝,恐不可挽。”
    1815

    少縱即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ǎo zòng jí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縱:放;逝:消失。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。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畫云當谷偃竹記》:“振筆直遂,以追其所見,如兔起鶻落,少縱則逝矣。”
    1816

    同敝相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bì xiā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同惡相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宦者傳序》:“同敝相濟,故其有繁,敗國蠹政之事,不可單書。”
    1817

    天賜良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cì liáng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給的好機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你回來得真湊巧,也許是天賜良機,該著回來。”
    1818

    天打雷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dǎ léi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雷擊:雷電殺傷。比喻不得好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65回:“小人若是哄老爺,小人叫天打雷擊了。”
    1819

    同惡共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è gò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同惡相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“五四”愛國運動資料·曹汝霖》:“要之官官相護,同惡共濟。”
    1820

    同惡相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è xiā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惡:共同作惡的人;濟:助。壞人互相勾結,共同作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潘勗《冊魏公九錫文》:“馬超、成宜,同惡相濟。”
    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