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的成語 (2428個)

    1141

    雞鶩爭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wù zhēng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雞鶩:比喻平庸的人。舊指小人互爭名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寧與黃鵠比翼乎?將與雞鶩爭食乎?”
    1142

    記問之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wèn zhī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是記誦書本,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。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,不成體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學記》:“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,必也其聽語乎?”
    1143

    積微致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wēi zhì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積:集聚;微:細微;著:顯著。微不足道的事物,經過長期積累,就會變得顯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疾廖》:“積微致著,累淺成深,鴻羽所以沉龍舟,群輕所以折勁軸。”
    1144

    嫉賢傲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xián ào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嫉妒和輕慢有才德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9回:“獨據梁山志可羞,嫉賢傲士少寬柔。”
    1145

    積習成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í chéng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積習:長期的習慣;常:普通,平常。一種做法長期去做便成為慣例,被視作正常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注·溫水》:“暑褻薄日,自使人黑,積習成常,以黑為美。”
    1146

    積小成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iǎo chéng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積累少量的東西,能成為巨大的數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董仲舒傳》:“聚少成多,積小致巨。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卷九十:“為小惡者,如積小以成大;從微至著,為一惡以至于萬惡,一一而皆有禍應。”
    1147

    積薪厝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īn cuò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薪:柴草;厝:同:“措”,放置。把火放在柴堆下面。比喻隱藏著很大的危險,后患無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,火未及燃,因謂之安,方今之勢,何以異此。”
    1148

    積羞成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iū chéng n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惱羞成怒。指羞愧至極,轉生憤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清議報一百冊祝辭并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》:“既而臣民犯顏,友邦側目,志不得逞,遂乃積羞成怒,大興黨獄。”
    1149

    積習成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í chéng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種做法反復多次實施就成了習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申紹《上疏陳時務》:“宰相侯王,迭以侈麗相尚,風靡之化,積習成俗,臥薪之諭,未足甚焉。”
    1150

    嫉賢妒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xián dù n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對品德、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嫉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荀悅《漢紀 高祖紀三》:“項羽嫉賢妒能,有功者害之,賢者疑之。”
    1151

    急先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xiān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沖鋒在前或積極領頭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三回:“為是他性急,撮鹽入火,為國家面上,只要爭氣,當先廝殺,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鋒。”
    1152

    積雪封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uě fēng sh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操守高潔堅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 齊江夏王鋒傳》:“常忽忽不樂,著《修柏賦》以見志,曰:‘……沖風不能摧其枝,積雪不能改其性。’”
    1153

    雞胸龜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iōng guī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凸胸駝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形體》:“《說文》:‘奚,大腹也。’今人謂匈(胸)腹間大者為奚匈,呼如雞匈,遂有‘雞胸龜背’之語。”
    1154

    吉星高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xīng gāo z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吉星:指福、祿、壽三星;古人以為吉祥之星。吉祥之星高高照臨。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陳殘云《熱帶驚濤錄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,帶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
    1155

    吉兇禍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xiōng huò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吉祥、不幸、災禍、幸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》:“是為吉兇禍福等耳,吾不獨受此罪。”
    1156

    積薪候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īn hòu li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自取滅亡。燎,火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 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 永寧寺》:“爾朱榮馬邑小胡,人才凡鄙,不度德量力,長戟指闕,所謂窮轍拒輪,積薪候燎!”
    1157

    即小見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xiǎo jiàn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小處或小事見到大道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熱風·即小見大》:“即小見大,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長久不解的事來。”
    1158

    驚喜交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xǐ jiāo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交集:不同感情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。又吃驚;又高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八回:“此刻忽然的骨肉團圓,驚喜交加。”
    1159

    積習漸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í jiān m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積習:長期的習慣;靡:通“摩”,接觸。指好的或壞的習慣都是從細微處開始,逐漸形成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道施》:“積習漸靡,物之微者也,其入人不知,習忘乃為常。”
    1160

    疚心疾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xīn jí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疚:久病,憂慮。因歉疚而內心不安。心中不安,頭痛腦脹。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崔鍔《內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志》:“以嗣子奉命雞林,三歲然復,疚心疾首,亦時禮念,冥期佑助。”
    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