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的成語 (2428個)

    1181

    集腋成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è chéng q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集:聚集;腋:狐腋下的皮毛。狐貍腋下的皮毛雖小;但聚集起來就能制成皮衣。比喻積少成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慎子 知忠》:“故廊廟之材,蓋非一木之枝也;粹白之裘,蓋非一狐之皮也。”
    1182

    寄雁傳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yàn chuán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傳遞書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黃庭堅《寄黃幾復》詩:“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傳書謝不能。”
    1183

    積羽沉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yǔ chén z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羽毛雖小,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。比喻小小的壞事積累起來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魏策一》:“臣聞積羽沉舟,群輕折軸,眾口鑠金。”
    1184

    積玉堆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yù duī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金玉多得可以堆積起來。形容聚斂的財富極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賀《嘲少年》詩:“堆金積玉夸豪毅。”
    1185

    急景凋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ǐng diāo n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景:通“影”,光陰;凋:凋零。形容光陰迅速,一年將盡。也指年終的時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鮑照《舞鶴賦》:“于是窮陰殺節,急景凋年,涼沙振野,箕風動天。”
    1186

    饑鷹餓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yīng è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兇殘貪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·宗室暉傳》:“侍中盧昶,亦蒙恩眄,故時人號曰:‘餓虎將軍,饑鷹侍中。’”
    1187

    瘠義肥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ì féi c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內容貧乏而辭句堆砌冗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劉勰《文心雕龍 風骨》:“捶子堅而難移,結響凝而不滯,此風骨之力也。若瘠義肥辭,繁雜失統,則無骨之征也。”
    1188

    際遇風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yù fēng y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際會風云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廷對應制》:“際遇風云凡事別,識功日月壯心愆。”
    1189

    擠牙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 yá g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肯主動地談問題,擠一點說一點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陸文夫《寫在之后》:“如果所有的人從生到死都是向嘴巴里擠‘牙膏’,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消化器官的退化。”
    1190

    霽月光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yuè guāng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雨過天晴時的明凈景象。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,胸襟開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陳亮《謝羅尚書啟》:“霽月光風,終然灑落。”
    1191

    集苑集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uàn jí k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集:棲息;苑:茂盛的樹木;枯:枯樹。有些鳥棲于茂盛的樹木,有些鳥棲于枯樹。比喻人的志趣不同,趨向各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暇豫這吾吾,不如鳥烏;人皆集于苑,己獨集于枯。”
    1192

    既有今日,何必當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yǒu jīn rì,hé bì dāng c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既然現在后悔,當初為什么要那樣做?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五燈會元·天衣懷禪師法嗣·惠林宗本禪師》:“曰:‘中下之流,如何領會?’師曰:‘伏尸萬里。’曰:‘早知今日事,悔不慎當初。’”
    1193

    疾言遽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án jù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語神色粗暴急躁。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劉寬傳》:“典歷三郡,溫仁多恕,雖在倉卒,未嘗疾言遽色。”
    1194

    疾言倨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án jù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。同“疾言遽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醒世恒言 三孝廉讓產立高名》:“[二弟]稍不率教,輒跪于家廟之前,痛自督責,說自已德行不足,不能化誨……直待兄弟號泣請罪,方才起身。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。”
    1195

    聚螢積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ù yíng jī xu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聚螢:晉代人車胤收集螢火蟲讀書;積雪:晉代人孫康映雪讀書。形容刻苦攻讀,勤學上進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玉鏡臺》第一折:“守著那聚螢積雪看書窗,幾時得出為破虜三將軍,入為治國頭廳相?”
    1196

    疾言厲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án lì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厲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宋濂《元故秘書少監揭君墓碑》:“接人和而有禮,寡言峻行,未嘗有矜大之色,雖家人不見其疾言厲氣。”
    1197

    疾言厲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án lì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:急速;厲:嚴厲。說話急躁;臉色嚴厲。常用來形容人發怒時說話的表情態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劉壎《隱居通議 文章四》:“平居于人無忤,睦親族以禮,撫臧獲以恩,未嘗疾言厲色。”
    1198

    疾言怒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án nù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厲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戴名世《張驗封傳》:“為人寬厚和平,平生未嘗有疾言怒色,有犯者皆不與校。”
    1199

    急于求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ú qiú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急:急切地。急著要取得成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5回:“二都督道:‘急切不得下手!’”
    1200

    擊玉敲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yù qiāo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如金玉被撞擊而發出的聲音。形容言辭鏗然有聲,正確無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楊慎《洞天玄記》第一折:“兄弟也,不知師傅所言,句句斬釘截鐵,言言擊玉敲金。”
    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