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的成語 (2428個)

    1081

    及時行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í xíng l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及時:抓緊時機。抓緊時機尋歡作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刊大宋宣和遺事》:“人生如白駒過隙,倘不及時行樂,則老大徒傷悲也。”
    1082

    計上心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shàng xī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計上心來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張氏《青衲襖·偷期》:“計上心頭,暗令家童私問候。”
    1083

    積衰新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uāi xīn z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衰:衰弱,衰微;造:建立,開始。長期衰頹而新近方才振興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洵《審敵》:“中原之強固百倍于匈奴,雖積衰新造,而猶足以制之也。”
    1084

    及時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í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莊稼正需要雨水時下的雨。比喻適時的幫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8回:“如常散施棺材藥餌,濟人貧苦,周人之急,扶人之困,以此山東、河北聞名,都稱他做及時雨。”
    1085

    極深研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ēn yán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研:研究,審查;幾:細微。指探討研究事物的深奧隱微之處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系辭上》:“夫《易》,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。”
    1086

    及時應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í yīng l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一回:“又忙著替孫子做了一套及時應令的棉袍褂,預備開賀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
    1087

    積善余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àn yú q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積:積累;善:善事;余慶:指先代的遺澤。積德行善之家,恩澤及于子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坤》: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
    1088

    濟世之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shì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濟:救。具有拯救時世的才能。形容極有政治才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奉待嚴大夫》詩:“殊方又喜故人來,重鎮還須濟世才。”
    1089

    箕山之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ān zhī c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用以稱譽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。同“箕山之節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趙岐傳》:“大丈夫生世,遁無箕山之操,仕無伊呂之勛,天不我與,復何言哉!”
    1090

    集矢之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ǐ zhī de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眾人所指摘的對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襄公二年》:“鄭成公疾,子駟請息肩于晉。公曰:‘楚君以鄭敵,親集矢于其目。”
    1091

    箕山之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ān zhī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隱士的風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王晫《今世說 雅量》:“[丁藥園]謫居五載,略無遷謫狀,躬耕自樂,灑然有箕山之風。”
    1092

    決勝之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é shèng zhī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決勝:決定最后勝負;機:時機,形勢。決定最后勝負的時機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編五代史平話·唐史》:“此天贊我決勝之機也,彼必無備。”
    1093

    箕山之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ān zhī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箕山: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、巢父隱居的地方。節:名節,節操。指歸隱以保全節操。舊時用以稱譽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。亦作“箕山之志”、“箕潁余芳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呂氏春秋·求人》:“昔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,曰:‘……請屬天下于夫子。’許由辭曰:‘為天下之不治與?而既已治矣。自為與?啁噍巢于林,不過一枝;偃鼠飲于河,不過滿腹。歸已君乎!惡用天下?’遂之箕山之下,穎水之陽,耕而食,終身無經天下之色。”
    1094

    金石之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shí zhī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最安全的計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陸賈《新語·資執》:“欲辭晉獻公譬馬之賂,而不假之夏陽之道,豈非金石之計哉?”
    1095

    濟勝之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shèng zhī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勝:勝地;具:才具。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體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棲逸》:“許詢好游山水,而體便登垑,時人云:‘許非徒有勝情,實有濟勝之具。’”
    1096

    見時知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shí zhī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時:時勢,時世;幾:細微的跡象,先兆。看到時運的推移而預知事情變化的先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漢獻帝建安四年》:“監軍之計在于持牢,而非見時知幾之變也。”
    1097

    經史子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shǐ zǐ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經:經書,儒家經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:“兩都各聚書四部,以甲乙丙丁為次,列經史子集四庫。”
    1098

    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àn zhī jiā,bì yǒu yú q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積:聚;慶:福。積德的人家,子孫必然會得到福澤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坤·文言》: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
    1099

    雞黍之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ǔ zhī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黍:黃米;膳:飯食。指殺雞做菜,用黃米做飯。比喻家常便飯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微子》:“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。”
    1100

    濟時拯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shí zhě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濟:救助。形容拯濟救助時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崔骃列傳》:“且濟時拯世之術,豈必體堯蹈舜然后乃理哉?”
    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