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的成語 (2428個)

    1041

    寄生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shēng c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寄生在別的生物體上的動物。比喻有勞動能力而不勞動,靠別人為生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而名士們一向是靠欺騙奸滑為生,一面罵俗物,一面做俗物的寄生蟲,養成中國歷來文人只圖小便宜的習氣。”
    1042

    積善成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àn chéng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善:善行,好事;德:高尚的品德。長期行善,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荀子·勸學》:“積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”
    1043

    積少成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ǎo chéng d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點一滴的積累;就會從少變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董仲舒傳》:“眾少成多,積小致鉅。”
    1044

    疾首蹙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ǒu cù 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首:頭痛;蹙額:皺眉。形容厭惡、痛恨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樂,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,父子不相見,兄弟妻子離散。”
    1045

    疾首蹙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ǒu cù 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首:頭痛;蹙:皺。形容厭惡、痛恨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樂,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,父子不相見,兄弟妻子離散。”
    1046

    積沙成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ā chéng t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聚細沙成寶塔。原指兒童堆塔游戲。后比喻積少成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妙法蓮華經·方便品》:“乃至童子戲,聚沙為佛塔。”
    1047

    積沙成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ā chéng t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積少成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人民日報》1970.12.30:“雖然魚群分散,但捕一網得一網,積沙成灘,化小勝為大勝,使淡季也取得較好的收獲。”
    1048

    積水成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uǐ chéng y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積小成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荀子·勸學》:“積土成山,風雨興焉;積水成淵,蛟龍生焉。”
    1049

    疾聲大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ēng dà 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:急速。急促而大聲的呼喊,以引起注意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辛棄疾傳》:“咸淳間史館校勘謝坊得過棄疾墓旁僧舍,有疾聲大呼于堂上,若呼其不平。”
    1050

    擊石彈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í dàn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奏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秦觀《代賀興龍節表》:“加籩折俎,初償露酎之醇;擊石彈絲,始奏《鈞天》之妙。”
    1051

    雞聲鵝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ēng é d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吵吵鬧鬧,彼此不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1回:“從今咱們兩個丟開手,省得雞聲鵝斗,叫別人笑話。”
    1052

    齏身粉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ēn fěn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齏:碎。指粉身碎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王守仁《辭封爵普恩賞以彰國典疏》:“臣世受國恩,齏身粉骨,亦無以報。”
    1053

    汲深綆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ēn gěng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井深而吊繩短。語本《莊子·至樂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懷大,綆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后以“汲深綆短”喻力不勝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莊子·至樂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懷大,綆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
    1054

    箕山掛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hān guà pi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為隱居不仕之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敬虛子《小隱書 許由》載:相傳許由隱居箕山之下,穎水之陽,躬耕自食,以手掬飲。人遺一瓢,掛于樹,風吹歷歷作聲,以為煩,棄之。
    1055

    集思廣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ī guǎ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集:集中;思:思想;廣:擴大;益:好處。集中群眾的意見和智慧;取得更好的效果。也指集中眾人的思想和智慧;廣泛吸收好的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蜀 諸葛亮《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》:“夫參署者,集眾思,廣忠益也。”
    1056

    集思廣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ī guǎ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集中眾人智能,廣泛進行議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錢南園》:“佞者既明目共視,難以挾私,賢者亦集思廣議,以濟其事。”
    1057

    積思廣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sī guǎ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集中眾人的智慧,可使效果更大更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蜀 諸葛亮《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》:“夫參署者,集眾思,廣忠益也。”集,亦作“積”。
    1058

    急三火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ān huǒ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語出處:
    1059

    濟世經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shì jīng b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濟:拯救,救助;邦:國家。拯救人世,治理國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屠隆《彩毫記·知畿引退》:“此行指望濟世經邦,誰想竟成畫餅。”
    1060

    救世濟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shì jì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挽救天下,拯濟百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百一十八回:“堯、舜、禹、湯、周、孔,時刻以救民濟世為心。”
    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