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的成語 (2428個)
-
2301
澤及髊骨
- 成語拼音:
- zé jí cī gǔ
- 成語解釋:
- 澤:恩澤;髊:肉未爛盡的骸骨。恩澤及于死者。形容恩德深厚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孟冬紀·異用》:“文王賢矣,澤及髊骨,又況于人乎!”
-
2302
銖積寸累
- 成語拼音:
- zhū jī cùn lěi
- 成語解釋:
- 一銖一寸地積累起來。銖:古代重量單位;據說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裙靴銘》:“寒女之絲,銖積寸累;天步所臨,云蒸雷起。”
-
2303
折戟沉沙
- 成語拼音:
- zhé jǐ chén shā
- 成語解釋:
- 戟:古代的一種兵器。戟被折斷沉沒在泥沙里。形容失敗得十分慘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杜牧《赤壁》詩:“折戟沉沙鐵未消,自將磨洗認前朝。東風不與周郎便,銅雀春深鎖二喬。”
-
2304
造極登峰
- 成語拼音:
- zào jí dēng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登峰造極。喻達到極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五回:“只看世上那班分明造極登峰的,也會變生不測;任是爭強好勝的,偏逢用違所長。”
-
2305
只雞斗酒
- 成語拼音:
- zhī jī dǒu jiǔ
- 成語解釋:
- 斗:酒器。準備好一只雞,一壺酒。原指對死者的祭奠物品,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辭。后也指招待來客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曹操《祀故太尉橋玄文》:“殂逝之后,路有經由,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,車過三步,腹痛勿怪。”
-
2306
著屐登山
- 成語拼音:
- zhuó jī dēng shān
- 成語解釋:
- 屐:木頭鞋。穿著木頭鞋登山。形容歷盡艱辛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書·謝靈運傳》:“尋山陟嶺,必造幽峻,巖嶂千重,莫不備盡。登躡常著木屐,上山則去前齒,下山去其后齒。”
-
2307
子繼父業
- 成語拼音:
- zǐ jì fù yè
- 成語解釋:
-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使子繼父業,弟承家祀,有何不可?”
-
2308
載戢干戈
- 成語拼音:
- zài jí gān gē
- 成語解釋:
- 載戢:裝運收藏;干戈:古代的兩種武器,引申為戰爭。將武器收藏起來。指不再訴諸武力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周頌·時邁》:“載戢干戈,載櫜弓矢。”
-
2309
蹤跡詭秘
- 成語拼音:
- zōng jì guǐ mì
- 成語解釋:
- 行蹤隱秘難測
- 成語出處:
- 《剪燈余話·泰山御史傳》:“率輕狂而自若,蹤跡詭秘,賄賂公行。”
-
2310
周急繼乏
- 成語拼音:
- zhōu jí jì fá
- 成語解釋:
- 周:接濟。繼:幫助。救濟幫助有急難和貧乏的人。亦作“周急濟貧”、“周貧濟老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雍也》:“君子周貧不繼富。”
-
2311
宰雞教猴
- 成語拼音:
- zǎi jī jiào hóu
- 成語解釋:
- 用殺雞來警戒猴子。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余。
- 成語出處:
- 高云覽《小城春秋》第三章:“吳七總想抓個奸細來‘宰雞教猴’一下,吳堅和家劍平反對;怕鬧得內部更混亂,又怕有后患。”
-
2312
周急濟貧
- 成語拼音:
- zhōu jí jì pín
- 成語解釋:
- 周:救濟。救濟有急難或貧窮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看錢奴》第四折:“我怎敢便忘了你那周急濟貧時。”
-
2313
枕籍經史
- 成語拼音:
- zhěn jí jīng shǐ
- 成語解釋:
- 枕著經典,墊著史書。形容專心一意讀書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張泰來《江西詩社宗派圖錄》:“李彭家貧績學,枕籍經史,詩文能兼諸家之長。”
-
2314
枕經籍書
- 成語拼音:
- zhěn jīng jí shū
- 成語解釋:
- 枕著經,墊著書。形容酷嗜讀書,以書為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選·班固〈答賓戲〉》“徒樂枕經籍書,紆體衡門,上無所蒂,下無所根。”呂向注:“枕經典而臥,鋪詩書而居也。”
-
2315
澤及枯骨
- 成語拼音:
- zé jí kū gǔ
- 成語解釋:
- 澤:恩澤;枯骨:死去已久的人。恩澤及于死者。形容給人恩惠極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呂氏春秋·孟冬紀·異用》:“文王賢矣,澤及髊骨,又況于人乎!”
-
2316
珠璣咳唾
- 成語拼音:
- zhū jī ké tuò
- 成語解釋:
- 珠璣:珠玉;咳唾:比喻談吐議論。比喻談吐或文辭美如珠玉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趙壹《刺世疾邪賦》:“勢家多所宜,咳唾自成珠。”
-
2317
鷙擊狼噬
- 成語拼音:
- zhì jī láng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謂兇狠地殘害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王鉷傳》:“林甫方興大獄,撼東宮,誅不附己者,以鉷險刻,可動以利,故倚之,使鷙擊狼噬。”
-
2318
指雞罵狗
- 成語拼音:
- zhǐ jī mà gǒu
- 成語解釋:
- 指著雞罵狗。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,實際上是罵那個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:“李大嫂子,別指雞罵狗,倒是誰白吃白喝?”
-
2319
捉雞罵狗
- 成語拼音:
- zhuō jī mà gǒu
- 成語解釋:
- 猶指桑罵槐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次日,張氏曉得了,反怪媳婦做格,不去勾搭兒子干事,把一團美意,看做不良之心,捉雞罵狗,言三語四,影射的發作了一場。”
-
2320
朝齏暮鹽
- 成語拼音:
- zhāo jī mù yán
- 成語解釋:
- 齏:腌菜。早餐用腌菜下飯,晚飯蘸鹽進餐。形容飲食簡單,生活清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送窮文》:“太學四年,朝齏暮鹽,惟我保汝,人皆汝嫌。”
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