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的成語 (2428個)

    2261

    養子防老,積谷防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zǐ fáng lǎo,jī gǔ fáng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,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。同“養兒防老,積谷防饑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認金梳》:“兒也,可不道養子防老,積谷防饑,抬舉的你成人長大,劃的說這等言語那!”
    2262

    燕足系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zú jì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詩系在燕子的腿上,讓它傳遞給親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·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·傳書燕》:“爾海東來,必經湘中……欲憑爾附書,投于我婿。”
    2263

    云蒸霧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zhēng wù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如云霧之蒸騰會集。形容眾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李綱《用人才以激士風札子》:“天下之士,云蒸霧集,人材可謂眾多矣。”宋·陳亮《論開誠之道》:“故天下雄偉英豪之士,聲從響應,云蒸霧集。”
    2264

    應者云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ng zhě yún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應:應和。響應的人像云一樣聚集。形容響應的人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“吶喊”自序》:“因為這經驗使我反省,看見自己了:就是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英雄。”
    2265

    雨蹤云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zōng yún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曾覿《清商怨》詞:“清宵寂,香閨隔。好夢難尋,雨蹤云跡。憶憶憶。”
    2266

    驟不及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u bù jí f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事情來得突然,使人不及防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楊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記》第六章:“我海軍亦于天明發炮,向丹水池一帶清軍射擊,毀美孚洋油棧及火車五輛。清軍驟不及防,退之二道橋。”
    2267

    張本繼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ng běn jì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事情的本末說明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禮志一》:“[《左傳》]其書善禮,多膏腴美辭,張本繼末,以發明經意,信多奇偉,學者好之。”
    2268

    罪不及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bù jí n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孥:妻子與兒女的統稱。治罪止于本人,不累及妻和子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0卷:“雖然罪不及孥,只是我死之后,無路可投。”
    2269

    走筆疾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ǒu bǐ jí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走筆:筆行得很快;疾書:快速地寫。形容寫字熟練、快速。也形容文思敏捷,文章寫起來很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2270

    振筆疾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 bǐ jí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振:揮動;疾:迅速。揮動筆桿,急速地寫起來。形容文思敏捷或寫字的速度很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朝野史大觀·學使以快短明衡文》:“題紙一下,不可構思,振筆疾書,奔往交卷。”
    2271

    朝不及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bù jí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情況危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十六年》:“敝邑之急,朝不及夕。”
    2272

    長別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,miè zì jǐ wēi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長:助長。指助長別人的聲勢,輕視自己的力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你兩個閉了鳥嘴!長別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。”
    2273

    縱兵追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òng bīng zhuī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縱:發,放。派出軍隊追擊敵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,莫敢縱兵。”
    2274

    知彼知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bǐ zhī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,打起仗來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。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謀攻》:“知己知彼者,百戰不殆。”
    2275

    舟車楫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u chē jí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舟:船;楫:船槳。古時以戰船當車,以船槳當馬。指古代的水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鼎思《瑯琊代醉編·舟車楫馬》:“《太白陰經》云:水戰之具,始自伍員制之以與楚戰,以船為車,以楫為馬。”
    2276

    自出機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chū jī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機杼:本指織布機上的筘,織布時每條經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,比喻心思、心意。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 魏收《魏書 祖瑩傳》:“文章須自出機杼,成一家風骨。”
    2277

    自出機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chū jī z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作文章能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和體裁。同“自出機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胡應麟《詩藪 近體下》:“右丞輞川諸作,卻是自出機軸。”
    2278

    自成機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chéng jī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機杼:織機和梭子。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姚華《曲海一勺》:“套詞連章,自成機杼。”
    2279

    銖寸累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cùn lèi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銖積寸累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汪琬《鄉飲大賓周翁墓志銘》:“翁削衣縮食,銖寸累積,以謀復故第。”
    2280

    誅鋤異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chú yì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清除反對自己或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。誅:殺害;鋤:鏟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 止足 陶季直傳》:“齊武帝崩,明帝作相,誅鋤異己,季直不能阿意,明帝頗忌之,乃出為輔國長史,北海太守。”
    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