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ji的成語 (2428個)

    2281

    罪大惡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dà è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罪惡大到了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縱囚論》:“刑入于死者,乃罪大惡極。”
    2282

    遭逢際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o féng jì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遭遇際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文帝紀上》:“侯莫陳悅本實庸才,遭逢際會,遂叨任委。”
    2283

    轍鮒之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é fù zhī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轍鮒: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。比喻因厄迫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外物篇》:“車轍中有鮒魚焉,曰‘我東海之波臣也,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
    2284

    枕戈擊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ěn gē jī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枕著兵器,拍擊船槳。形容殺敵心切,志節慷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浴日生《海國英雄記·坐朝》:“便憑著這肝膽輪囷,枕戈擊楫,逐韃虜早復神京也呵!”
    2285

    重關擊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guān jī t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重門擊柝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沈攸之傳》:“所以未具上聞者,欲待至上,面自咨申。不圖重關擊柝,覲接莫由。”
    2286

    指顧之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gù zhī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:用手指;顧:回頭看。用手一指或回頭一看的瞬間。比喻時間十分短暫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:“俄見碧山出于遠波……指顧之際,山與舟相逼,乃有彩船自山馳來。”
    2287

    責躬罪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 gōng zuì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躬:自身。責備自身并歸罪于自己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武帝紀》:“集百僚于大德殿,帝責躬罪己,問以論政得失。”
    2288

    追悔不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ī huǐ bù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悔恨過去的往事,卻已經難以挽回了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太平廣記·齊推女》:“有頃,耳目鼻皆流血而卒,父母傷痛女冤橫,追悔不及。”
    2289

    追悔何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ī huǐ hé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悔恨以往的事情,但已無法改變了。亦作“追悔不及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五代史·莊宗本紀八》:“將士經年離隔父母,不取敕旨歸寧,上貽圣憂,追悔何及!”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·慎守訣》:“世上之人,多嗜欲傷生伐命,今古共焉;不早自防,追悔何及?”
    2290

    贓賄狼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ng huì láng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贓賄狼藉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唐中宗景龍三年》:“中書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、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鄭愔俱掌銓衡,傾附勢要,贓賄狼籍,數外留人,授擬不中,逆用三年闕,選法大壞。”
    2291

    贓賄狼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ng huì láng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貪污受賄,行為不檢,名聲敗壞。亦作“贓賄狼籍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陳書 蔡景歷傳》:“天嘉之世,贓賄狼藉,圣恩錄用,許以更鳴,裂壤崇階,不遠斯復。”
    2292

    贓貨狼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ng huò láng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貪污受賄,行為不檢,名聲敗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 劉穆之傳》:“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,通易好士……在任贓貨狼藉,揚州刺史王弘遣從事檢校。”
    2293

    贓穢狼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ng huì láng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貪污受賄,行為不檢,名聲敗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古今小說 沉小霞相會出師表》:“一到京師,看見嚴家贓穢狼藉,心中甚怒。”
    2294

    追悔莫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ī huǐ mò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后悔也來不及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晁錯《上書言兵事》:“夫以人之死爭勝,跌而不振,則悔之亡及也。”
    2295

    追悔無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ī huǐ wú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悔恨過去的往事,卻已經難以挽回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晁錯《上書言兵事》:“夫以人之死爭勝,跌而不振,則悔之亡及也。”
    2296

    詐奸不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à jiān bù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十分奸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七回:“正在五岳樓下來,撞見個奸詐不及的,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。”又第五十二回:“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,逕入家里,來宅子后看了,便要發遣我們出去,他要來住。”
    2297

    走及奔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ǒu jí bēn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走:跑。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馬的奔跑。形容走路飛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達奚武傳》:“震字猛略,少驍勇,便騎射,走及奔馬,臂力過人。”
    2298

    遭際不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o jì bù 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遭逢不偶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三回:“原來他因為自己辛苦一生,遭際不偶,此番回家,早打了個再不出山的主意。”
    2299

    尊己卑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ūn jǐ bēi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抬高自己,蔑視他人。形容自尊自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柯劭忞《清史稿》卷四三九:“中國地處亞東,又為數千年文化之古國,不免挾尊己卑人之見,未嘗取世界列國之變遷而比較之。”
    2300

    椎髻布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ī jì bù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椎形發髻,布制衣服。指婦女樸素的服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梁鴻傳》:“乃更為椎髻,著布衣,操作而前。”
    * ji成語,ji的成語,帶j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