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o的成語 (654個)
-
301
饑火燒腸
- 成語拼音:
- jī huǒ shāo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饑餓難忍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》:“饑火燒腸作牛吼,不知待得秋成否?”
-
302
計獲事足
- 成語拼音:
- jì huò shì zú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如愿以償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應劭傳》:“茍欲中國珍貨,計獲事足,旋踵為害,非為畏威懷德。”
-
303
救火投薪
- 成語拼音:
- jiù huò tóu xīn
- 成語解釋:
- 為了撲滅火焰而將木柴扔進火中。比喻采取錯誤的辦法,不但解決不了問題,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鄧析子·無厚篇》:“不治其本而務其末,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,救火而投之以薪。”
-
304
近火先焦
- 成語拼音:
- jìn huǒ xiān jiā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跟禍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9回:“常言道:‘近火先焦’。伯伯便替我們吃官司坐牢,那時又沒人送飯來救你。”
-
305
救火揚沸
- 成語拼音:
- jiù huǒ yáng fèi
- 成語解釋:
- 沸:開水。比喻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也形容情況危急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酷吏列傳序》:“當是之時,吏治若救火揚沸,非武健嚴酷。”
-
306
嫁禍于人
- 成語拼音:
- jià huò yú rén
- 成語解釋:
- 嫁:轉移。把災禍轉嫁給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史 阮孝緒傳》:“答曰:‘己所不欲,豈可嫁禍于人。’乃焚之。”
-
307
救火拯溺
- 成語拼音:
- jiù huǒ zhěng n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救焚拯溺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今燕虐其民,王往而征之,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,簞食壺將以迎王師。”
-
308
漿酒藿肉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jiǔ huò ròu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漿酒霍肉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書·周朗傳》:“涂金披繡,漿酒藿肉者,故不可稱紀。”
-
309
漿酒霍肉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jiǔ huò ròu
- 成語解釋:
- 把酒肉當作水漿、豆葉一樣。形容飲食的奢侈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鮑宣傳》:“使奴從賓客,漿酒霍肉,蒼頭廬兒,皆用致富。”
-
310
假階救火
- 成語拼音:
- jiǎ jiē jiù huǒ
- 成語解釋:
- 假:借;階:梯子。比喻做事不講效率,做事機械
- 成語出處:
- 《燕書》:“趙成陽堪,其宮火,欲滅之,無階可升。”
-
311
交梨火棗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lí huǒ zǎo
- 成語解釋:
- 道教經書中所說的“仙果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真誥·運象二》:“玉醴金漿,交梨火棗,此則騰飛之藥,不比于金丹也。”
-
312
救民水火
- 成語拼音:
- jiù mín shuǐ huǒ
- 成語解釋:
- 救:拯救;水火:水深火熱。從水深火熱中拯救老百姓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今燕虐其民,王往而征之,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。”
-
313
救民于水火
- 成語拼音:
-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
- 成語解釋:
- 把人民從深重的災難中拯救出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 “救民于水火之中,取其殘而已矣。”
-
314
謹能勝禍
- 成語拼音:
- jǐn néng shèng huò
- 成語解釋:
- 謹:小心慎重;禍:災難。做事謹慎可避免災禍
- 成語出處:
- 北魏·賈思勰《齊民要術序》:“力能勝貧,謹能勝禍。”
-
315
急如風火
- 成語拼音:
- jí rú fēng huǒ
- 成語解釋:
- 急得像疾風烈火一樣。形容十分急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西游補》第九回:“你要圖成和議,急如風火,卻如何等得這三日過呢?”
-
316
急如星火
- 成語拼音:
- jí rú xīng huǒ
- 成語解釋:
- 星火:流星。急迫得像一閃而過的流星一樣。形容非常緊急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李密《陳情表》:“州司臨門,急于星火。”
-
317
急三火四
- 成語拼音:
- jí sān huǒ sì
- 成語解釋:
- 成語出處:
-
318
積薪厝火
- 成語拼音:
- jī xīn cuò huǒ
- 成語解釋:
- 薪:柴草;厝:同:“措”,放置。把火放在柴堆下面。比喻隱藏著很大的危險,后患無窮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,火未及燃,因謂之安,方今之勢,何以異此。”
-
319
吉兇禍福
- 成語拼音:
- jí xiōng huò fú
- 成語解釋:
- 吉祥、不幸、災禍、幸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》:“是為吉兇禍福等耳,吾不獨受此罪。”
-
320
剪須和藥
- 成語拼音:
- jiǎn xū huò yào
- 成語解釋:
- 須:胡須;和:混和,拌。剪掉胡須拌藥。比喻上級體恤下屬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李勣傳》:“帝乃自剪須以和藥,及愈入謝,頓首流血。”
* huo成語,huo的成語,帶huo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