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huo的成語 (654個)

    281

    禍與福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yǔ fú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鄰:接近。福與禍相距不遠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趙·荀況《荀子·大略》:“慶者在堂,吊者在閭,禍與福鄰,莫知其門。”
    282

    活眼活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ó yǎn huó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活龍活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2回:“稀不要緊的平常事,到了你們文墨人兒嘴里一說,就活眼活現的,那么怪有個聽頭兒的。”
    283

    火眼金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ǒ yǎn jīn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睛:眼珠。原指《西游記》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。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;能識別真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40回:“我老孫火眼金睛,認得好歹。”
    284

    后院起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yuàn qǐ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內部鬧矛盾,發生糾紛
    成語出處:
    張平《抉擇》:“那可是咱的后院,要是后院起火,別人可就要看咱的笑話了。”
    285

    活眼現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ó yǎn xiàn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現世的報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我的童年》第三篇七:“丁丁兒那張尖嘴平生帶過太帶多了,所以死的時候連話都不能夠說一句。這是活眼現報。”
    286

    胡越之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ú yuè zhī h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中原的胡國和越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事,因此用“胡越之禍”來比喻戰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是胡越起于轂下,而羌夷接軫也,豈不殆哉。”
    287

    禍在旦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zài dàn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。形容處境非常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煇《清波雜志》第一卷:“舍人、觀察亦保終吉,但資政氣貌甚惡,禍只在旦夕。”
    288

    橫災飛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ng zāi fēi h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橫禍飛災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徐紹武《檢察長人選》:“好同志啊!我永遠忘不了你!希望你堅強地安然無恙地度過這橫災飛禍之年。”
    289

    禍作福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zuò fú j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階:憑借。禍與福有相互轉化的可能,災禍過后即可能有福的降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盧諶《贈劉琨一首》:“福為禍始,禍作福階。”
    290

    呼之或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ū zhī huò c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呼:招呼;之:代詞,指代呼喚的對象。形容所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,也指人選已醞釀成熟,即將就任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郭忠恕畫贊序》:“空蒙寂歷,煙雨滅沒,恕先在焉,呼之或出。”
    291

    貨真價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zhēn jià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貨物質量好;價格公道;原是舊時商人招攬生意的用語。也可形容地道、不走樣、不離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但不知可有‘貨真價實,童叟無欺’的字樣沒有?”
    292

    火中取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ǒ zhōng qǔ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偷取爐火里烤熟的栗子。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;自己上了當;卻一無所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 封丹的寓言《猴子與貓》載: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,栗子讓猴子吃了,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
    293

    禍至無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zhì wú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無日:沒有多少日子。指災禍很快就會來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自克庸以來,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,禍至無日、戒懼之不可以怠。”
    294

    火燭小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ǒ zhú xiǎo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火燭:泛指能起火的東西。原指謹防失火。亦泛指處事小心謹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邗上蒙人《風月夢》第十回:“你點火把送賈老爺回府,你就家去罷。家中門戶火燭小心。”
    295

    禍中有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zhōng yǒu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幸之中也包含著產生幸運的因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失火而遇雨,失火則不幸,遇雨則幸也,故禍中有福也。”
    296

    火燭銀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ǒ zhú yín h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淑真《元夜》詩之三:“火燭銀花觸目紅,揭天鼓吹鬧東風。”
    297

    禍在眼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zài yǎn q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災禍就在眼前。指災禍馬上要發生
    成語出處:
    298

    禍棗災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zǎo zāi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印書,多用棗木梨木刻板。比喻濫刻無用的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至于交通聲氣,號召生徒,禍棗災梨,遞相神圣,不但有明未造標榜多誣,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。”
    299

    禍在朝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zài zhāo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夕:晚上;朝夕:比喻短時間。指禍患來臨在即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五代史·晉書·楊光遠傳》:“承勛慮禍在朝夕,與諸弟同謀,殺節度判官邱濤。”
    300

    驚風扯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fēng chě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大驚小怪,自相驚擾
    成語出處:
    沙汀《在祠堂里》:“總是驚風扯火的!請問,搜查也搜查了,他還會把那個抓起來去槍斃么?不會的。”
    * huo成語,huo的成語,帶huo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