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hu的成語 (937個)

    721

    神思恍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sī huǎng 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恍惚:神志不清。精神不定;思想集中不起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無名氏《鄭德磷》:“德磷大駭,神思恍惚,悲婉久之,不能排仰。”
    722

    山上無老虎,猴子稱大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,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俗語,比喻沒有能人,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晚清文學叢鈔 冷眼觀》第十四回:“靠著老子做過上海道,在城里面山上無老虎,猴子稱大王弄慣了的脾氣,陪著朋友來吃臺把酒,就像是連四塊下腳錢都是冤枉花的。”
    723

    首尾乖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wěi guāi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首尾:前后;乖互:相互違背。指前后互相矛盾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徐湛之傳》:“赍傳之信,無有主名,所征之人,又已死沒,首尾乖互,自為矛盾。”
    724

    獅威勝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ī wēi shèng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勝:勝過,超過。獅子的威力超過老虎。比喻婦人十分悍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逢舟》:“獅威勝虎,蛇毒如刃。”
    725

    書香門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xiāng mén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書香門第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沙汀《祖父的故事·老太婆》:“[丈夫]是個所謂書香門戶子弟。”
    726

    三星在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xīng zài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表示新婚之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唐風·綢繆》:“綢繆束楚,三星在戶。”
    727

    三言訛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yán é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三人成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秋瑾《致琴文書》:“況三言訛虎,眾口鑠金;因積毀銷骨,致他方糊口。”
    728

    身在江湖,心存魏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zài jiāng hú,xīn cún wèi q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,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審為》:“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乎魏闕之下,奈何?”
    729

    身在江湖,心懸魏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zài jiāng hú,xīn xuán wèi q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魏闕:古代宮門外高大的建筑,用作朝廷的代稱。舊指解除官職的人,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 讓王》:“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乎魏闕之下。”
    730

    投畀豺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bì chái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畀:給與。原指那種好搬弄是非的人,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。形容人民群眾對壞人的憤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小雅 巷伯》:“取彼譖人,投畀豺虎。”
    731

    頭發胡子一把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fā hú zǐ yī bǎ zh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做事不細致,對于不同的問題不能區別對待而是籠統處理
    成語出處:
    艾蕪《南行記》:“頭發胡子一把抓,全不分青紅皂白。”
    732

    銅壺滴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hú dī l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銅壺:古代計時的漏器。用銅壺盛水滴漏來計時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溫庭筠《雞鳴埭歌》:“銅壺漏斷夢初覺,寶馬塵高人未知。”
    733

    投壺電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ú diàn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神異經·東荒經》:“東荒山中有大石室,東王公居焉……恒與一玉女投壺,每投千二百矯,設有入不出者,……矯出而脫悮不接者,天為之笑。”張華注:“言笑者,天口流火照灼,今天不下雨而有電光是天笑也。”后遂以“投壺電笑”為閃電不雨之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神異經·東荒經》:“東荒山中有大石室,東王公居焉……恒與一玉女投壺,每投千二百矯,設有入不出者,……矯出而脫悮不接者,天為之笑。”張華注:“言笑者,天口流火照灼,今天不下雨而有電光是天笑也。”
    734

    醍醐灌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í hú guàn d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醍醐:酥酪上凝聚的油。用純酥油澆到頭上。佛教指灌輸智慧,使人徹底覺悟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。也形容清涼舒適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》:“令問維摩,聞名之如露入心,共語似醍醐灌頂。”
    735

    唾壺擊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ò hú jī qu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唾壺敲缺”。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豪爽》:“王處仲(王敦)每酒后輒詠‘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’。以如意打唾壺,壺口盡缺。”后以“唾壺擊缺”或“唾壺敲缺”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豪爽》:“王處仲(王敦)每酒后輒詠‘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’。以如意打唾壺,壺口盡缺。”
    736

    唾壺擊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ò hú jī s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唾壺:古代的痰盂。形容對文學作品的高度贊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豪爽》:“以如意打唾壺,壺口盡缺。”
    737

    桃弧棘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o hú jí s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桃木做的弓,棘枝做的箭,古人認為可辟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桃弧棘矢,以除其災。”
    738

    銅壺刻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hú kè l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銅壺:古代計時的漏器;刻漏:一種古代計時器。用銅壺盛水滴漏來計時刻。指時光正在流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溫庭筠《雞鳴埭歌》:“銅壺漏斷夢初覺,寶馬塵高人未知。”
    739

    銅壺漏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hú lòu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銅壺:古代計時的漏器。用銅壺盛水滴漏來計時刻。指一天時間已經過去,夜已深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溫庭筠《雞鳴埭歌》:“銅壺漏斷夢初覺,寶馬塵高人未知。”
    740

    徒呼奈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ú hū nài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徒:徒然,白白地;奈何:怎么辦。白白叫喊,無可奈何。形容一味著急,毫無辦法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星火燎原·黃洋界保衛戰》:“陷入了我人馬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,徒呼奈何!”
    * hu成語,hu的成語,帶h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