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的成語 (429個)
-
241
前赴后繼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fù hòu jì
- 成語解釋:
-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
- 成語出處:
- 艾青《光的贊歌》:“光榮屬于奮不顧身的人,光榮屬于前赴后繼的人。”
-
242
前覆后戒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fù hòu jiè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先前的失敗,可以做為以后的教訓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劉向《說苑 善說》:“前車覆,后車戒。”
-
243
前俯后仰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fǔ hòu yǎng
- 成語解釋:
- 身體前后晃動。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姜樹茂《漁島怒潮》第一章:“手臂一推一拉,腰肢前俯后仰,尖削的船頭就切著浪水。”
-
244
前歌后舞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gē hòu wǔ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武王伐紂,軍中士氣旺盛,后用作對正義而戰的軍隊的頌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大傳》第三卷:“師乃慆,前歌后舞。”
-
245
謙恭仁厚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gōng rén hòu
- 成語解釋:
- 指態度謙遜恭謹,為人忠誠老實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8回:“今日見宋江謙恭仁厚,愈加欽敬。”
-
246
竊鉤者誅,竊國者侯
- 成語拼音:
- qiè gōu zhě zhū,qiè guó zhě hóu
- 成語解釋:
- 偷鉤的要處死,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。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胠篋》:“彼竊鉤者誅,竊國者為諸侯;諸侯之門,而仁義存焉。”
-
247
前呼后擁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hū hòu yōng
- 成語解釋:
- 前面的人喝道;后面的人簇擁著。形容權貴們的氣勢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李燾《續資治通鑒長編》:“士之學古入官,遭時得位,紆金拖紫,躍馬食肉,前呼后擁,延賞宗族,此足以為榮矣。”
-
248
前合后仰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hé hòu yǎng
- 成語解釋:
- 前合:身體向前彎曲。后仰:身體往后仰。指身體前后晃動。形容身體站立不穩。亦作“前仰后合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醉寫赤壁賦》第一折:“可惜玉山頹,盡教恁金波漾,拼了個前合后仰。”
-
249
前合后偃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hé hòu yǎn
- 成語解釋:
- 偃:倒。身體前后晃動,不能自持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三折:“則被這枷紐的我左側右偏,人擁的我前合后偃。”
-
250
秋后算賬
- 成語拼音:
- qiū hòu suàn zhàng
- 成語解釋:
- 本指秋收后結算賬目。比喻待到事后再對反對自己的一方行清算處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莫應豐《將軍吟》第七章:“有些人可不這樣看,死死抱住那點黑材料,準備秋后算賬呢!”
-
251
秋后算帳
- 成語拼音:
- qiū hòu suàn zhàng
- 成語解釋:
- 指秋收以后結清欠帳。比喻等待時機進行報復
- 成語出處:
- 王朔《玩兒的就是心跳》:“怕就怕秋后算帳,本來挺明白的事最后也不明白了。”
-
252
前倨后卑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jù hòu bēi
- 成語解釋:
- 倨:傲慢。卑:謙卑,恭順。先傲慢后恭順。亦作“前倨后恭”、“后恭前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“蘇秦曰:‘嫂何前倨而后卑也。’”
-
253
前倨后恭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jù hòu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先前態度傲慢;后來恭敬有禮。形容前后態度截然不同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蘇秦列傳》:“蘇秦笑謂其嫂曰:‘何前倨而后恭也?’”
-
254
前腳后腳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jiǎo hòu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成語出處:
-
255
前街后巷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jiē hòu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各處的街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“[董卓]方欲興兵,忽聽得城內大喊聲,閉了城門,急點軍數千余人,前街后巷,羅紋結角,軍兵都把了。”
-
256
前進無路,后退無門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jìn wú lù,hòu tuì wú mé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處境非常困難
- 成語出處:
- 劉流《烈火金剛》第29回:“要是利用不好,那就是前進無路,后退無門,動不能動,轉不能轉,成為死地。”
-
257
前目后凡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mù hòu fán
- 成語解釋:
- 目:細目;凡:概略。《春秋》的一種筆法,一件事在文中重復出現,對前者詳加說明,后者概略敘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公羊傳·僖公五年》:“秋八月,諸侯盟于首戴。諸侯何以不序?一事而再見者,前目而后凡也。”
-
258
前慢后恭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màn hòu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慢:傲慢。以前態度傲慢,后來恭敬有禮。形容前后態度截然不同
- 成語出處:
- 梁啟超《王荊公傳》第16章:“知制誥與翰林學士,相去幾何?此而謂其前慢后恭見利忘義,何深文之甚?”
-
259
前門拒虎,后門進狼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mén j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,又來了一個敵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李贄《史綱評要 周紀 顯王》:“前門拒虎,后門進狼,未知是禍是福。”
-
260
前門去虎,后門進狼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mén q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,又來了一個敵人。同“前門拒虎,后門進狼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二篇:“你想,那樣多的草莽英雄又闖進了成都城,這不正是‘前門去虎,后門進狼’?”
* hou成語,hou的成語,帶hou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