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的成語 (429個)
-
201
恐后爭先
- 成語拼音:
- kǒng hòu zhēng xiān
- 成語解釋:
-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68回:“他卻橫沖直撞,恐后爭先。”
-
202
開口見喉嚨
- 成語拼音:
- 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開口見心。說話直爽,沒有隱曲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唐順之《與洪方洲書》:“近來覺得詩文一事,只是直寫胸臆,如諺語所謂開口見喉嚨者。”
-
203
空前絕后
- 成語拼音:
- kōng qián jué hòu
- 成語解釋:
- 空:空白;絕:斷絕。以前沒有過;以后也沒有。指從古到今非常突出;獨一無二的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象賢《聞見偶錄 男服從軍》:“古之木蘭,以女為男,代父從軍,十二年而歸,同行者莫知其為女子,詩歌美之,典籍傳之,以其事空前絕后。”
-
204
口燥喉干
- 成語拼音:
- kǒu zào hóu gān
- 成語解釋:
- 燥:干。形容非常干渴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趙子曰》:“直喊到他口燥喉干,心中發空,才打道進城回公寓。”
-
205
流芳后世
- 成語拼音:
- liú fāng hòu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流芳百世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尤悔》:“[桓溫]既而撫枕起曰:既不能流芳后世,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!”
-
206
李廣不侯
- 成語拼音:
- lǐ guǎng bù hòu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李廣未封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徐夤《贈楊著》:“李廣不侯身漸老,子山操賦恨何深!”
-
207
留后路
- 成語拼音:
- liú hòu l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辦事時為防失敗而預留退路
- 成語出處:
- 劉知俠《鐵道游擊隊》第18章:“要給自己留后路呀!”
-
208
斂后疏前
- 成語拼音:
- liǎn hòu shū qián
- 成語解釋:
- 語本《司馬法·定爵》:“凡陳,行惟疏,戰則密。”《尉繚子·兵令上》:“陳以密則固,鋒以疏則達”。謂列陣周密則牢固,前鋒隊形疏朗則利于戰斗。后世將我國古代這一陸戰列陣原則概括成“斂后疏前”四字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司馬法·定爵》:“凡陳,行惟疏,戰則密。”《尉繚子·兵令上》:“陳以密則固,鋒以疏則達”。
-
209
龍鳴獅吼
- 成語拼音:
- lóng míng shī hǒ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沉郁雄壯的聲音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》:“王子喬墓在京茂陵,國亂時,有人盜發之,都無所見,唯有一劍,懸在空中,欲取之,劍便作龍鳴虎吼。”
-
210
狼前虎后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qián hǔ hòu
- 成語解釋:
- 前門趕走狼,后門來了虎。比喻壞人接踵而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感惺《斷頭臺·黨爭》:“早知道狼前虎后,一樣憤難消。”
-
211
隆情厚誼
- 成語拼音:
- lóng qíng hòu yì
- 成語解釋:
- 隆:盛大;誼:交情。情誼深厚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24回:“許多隆情厚誼,尚未少酬,至今猶自歉然。”
-
212
驢前馬后
- 成語拼音:
- lǘ qián mǎ hò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良價禪師》:“苦哉苦哉,今時人例皆如此,只是認得驢前馬后將為自己,佛法平沉,此之是也。”
-
213
利用厚生
- 成語拼音:
- lì yòng hòu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利用:盡物之用;厚:富裕;生:民眾。充分發揮物的作用,使民眾富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大禹漠》:“正德,利用,厚生,惟和。”
-
214
名垂后世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chuí hòu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好名聲流傳的后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書·臧洪傳》:“身著圖象,名垂后世。”
-
215
面從后言
- 成語拼音:
- miàn cóng hòu yán
- 成語解釋:
- 從:聽從,順從。當面順從,背后亂說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蔣婉傳》:“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;面從后言,古人之所誡也。”
-
216
民淳俗厚
- 成語拼音:
- mín chún sú hòu
- 成語解釋:
- 民風質樸敦厚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宋濂《敦睦堂記》:“海東之邑,聞有民淳俗厚如鄒、魯,必張氏之化也歟!”
-
217
幕后操縱
- 成語拼音:
- mù hòu cāo zòng
- 成語解釋:
- 暗地里控制
- 成語出處:
- 姜樹茂《漁島怒潮》第15章:“尤其共產黨通常都在幕后操縱,如果劉三嫂真是共產黨分子,怕是早跟著轉移走了。”
-
218
沐猴而冠
- 成語拼音:
- mù hóu ér guàn
- 成語解釋:
- 沐猴:獼猴;冠:戴帽子。獼猴裝扮成人樣。比喻徒有儀表或地位而無真本領;也可形容壞人裝扮成好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”
-
219
木猴而冠
- 成語拼音:
- mù hóu ér guàn
- 成語解釋:
-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。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。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沈采《千金記·會宴》:“項王乃是木猴而冠,不足謀天下矣。”
-
220
沐猴冠冕
- 成語拼音:
- mù hóu guàn miǎn
- 成語解釋:
-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。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。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石君寶《秋胡戲妻》第三折:“豈不聞財上分明大丈夫,不由咱生嗔怒,我罵你個沐猴冠冕,牛馬襟裾。”
* hou成語,hou的成語,帶hou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