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hou的成語 (429個)

    281

    前因后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yīn hòu g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 蕭子顯《南齊書 高逸傳論》:“史臣曰:‘今樹以前因,報以后果,業行交酬,連瑣相襲。’”
    282

    前仰后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yǎng hòu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身體大幅度地前后晃動。多指大笑、酒醉、困倦時站立不穩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一折:“東倒西歪,后合前仰,離席上,這酒興顛狂。”
    283

    前瞻后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zhān hòu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瞻前顧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時形容顧慮過多,猶豫不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七十致仕》:“死期將至,尚留金紫之班,而必至日暮途遠,夜行不休,前瞻后顧,無所棲歸,不亦太可憐乎!”
    284

    前遮后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zhē hòu y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遮:阻攔。形容十分擁擠、喧鬧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三折:“你這里齊臻臻前遮后擁,美甘甘笑口歡容,只待要靜巉巉幕天席地。”
    285

    如鯁在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gěng zài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魚骨頭卡在喉嚨里。比喻心里有話沒有說出來,非常難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許慎《說文解字》:“鯁,食骨留咽中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韋曰:‘骨所以鯁,刺人也。’忠言逆耳,如食骨在喉,故云骨鯁之臣。《漢書》以下皆作骨鯁,字從魚,謂留咽者魚骨較多也。”
    286

    人前背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qián bèi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當著人背著人。當面一套背后一套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4卷:“君子周而不比,周是遍,人前背后都如此。”
    287

    松柏后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ōng bǎi hòu d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寒冬臘月,方知松柏常青。比喻有志之士在艱險的環境中奮斗到最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罕》:“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。”
    288

    死而后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ér hòu y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已:停止;完畢。死了以后方才停止。指一生努力奮斗;一直到死為止。奉獻了一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遠乎?”
    289

    死而后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ér hòu z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死了以后才停止。形容奮斗終身,貢獻出一切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晉語》:“天二子之良,將勒營其君,復使立于外,死而后止,何日以來。”
    290

    食骨在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gǔ zài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喉:喉嚨。小骨頭卡在喉嚨之間。比喻心里有話,非說出來不可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許慎《說文解字》“鯁”段玉裁注:“忠言逆耳,如食骨在喉,故云骨骾之臣。”
    291

    曙后孤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ǔ hòu gū x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曙:唐朝進士崔曙;孤:指沒有父親。指人死后只留下一個孤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9回:“十三妹者,蓋曙后孤星。”
    292

    身后識方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一個人才,生前無人賞識,死后才被重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袁枚《隨園詩話》:“放眼古今多少恨,可憐識后識方干。”
    293

    曙后星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ǔ hòu xīng g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曙:破曉時光。舊稱僅遺孤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孟棨《本事計·征咎》:“崔曙進士作《明堂火珠詩試帖》曰:‘夜來雙月滿,曙后一星孤。’當時以為警句。及來年,曙卒,唯一女名星星。人始悟其自讖也。”
    294

    身后蕭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hòu xiāo ti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死后家境冷落、貧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13回:“后來長卿死了,不但身后蕭條,還有一筆大虧空,這報銷就是直蜚替他辦的。”
    295

    事后諸葛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hòu zhū gé l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事后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向春《煤城怒火》第二二章:“不是我事后諸葛亮,決定拉武裝時我就說過,我們不拉出去,郭忠還可以存在,因為引不起小島的注意。”
    296

    隋侯之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hóu zhī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隋:古國名。比喻珍貴的物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 讓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隋侯之珠,彈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則其所用者重,而所要者輕也。《淮南子 覽冥訓》:“譬如隋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貧。”
    297

    隨侯之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hóu zhī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珍貴的物品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士傳》:“隨侯之珠,燭眾士之好,南垠之金,登窈窕之首。”
    298

    殺雞駭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jī hài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殺雞給猴子看。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它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3回:“俗話說得好,叫做'殺雞駭猴',拿雞子宰了,那猴兒自然害怕。”
    299

    殺雞儆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jī jǐng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殺雞給猴子看。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司馬文森《風雨桐江》第七章:“他們用的是殺雞儆猴法,有意叫大哥難堪。”
    300

    殺雞嚇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jī xià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殺掉雞來嚇唬猴子。比喻懲罰一個;警戒其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3回:“俗話說的好,叫做‘殺雞駭猴’,拿雞子宰了,那猴兒自然害怕。”
    * hou成語,hou的成語,帶ho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