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hong的成語 (291個)

    221

    面紅面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hóng miàn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面紅面赤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廿載繁華夢》第九回:“自己進他門以來,未有半點面紅面綠,他不負我,我怎好負他?”
    222

    滿面紅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n miàn hóng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滿面:整個面部。形容心情舒暢;精神健旺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32回:“舅兄今日滿面紅光,必有非常喜事,大約貨物定是十分得彩,我們又要暢飲喜酒了。”
    223

    滿堂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n táng 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績或到處都很興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紅紙牌兒在當中,點著幾對滿堂紅。”
    224

    鬧鬧哄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ào nào hōng h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吵吵鬧鬧,指喧鬧的場面
    成語出處:
    張潔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剛才還是鬧鬧哄哄的一桌子人,一時全都靜了下來,想著心事的樣子。”
    225

    披紅插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hóng chā h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披:蓋在肩背上。披著紅綢,帽子上插花。表示喜慶或光榮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儐相披紅插花,忙到轎前作揖,念了詞賦,請出轎來。”
    226

    披紅戴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hóng dài h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披著綢,戴著紅花。表示喜慶或光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二月河《雍正皇帝》第25回:“剎時間,鼓樂大作,樂聲中,兩個禮部來的筆帖式披紅戴花,抬出了幡龍金榜。”
    227

    披紅掛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hóng guà c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披紅綢和彩帛,以示榮寵、慰勞或喜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4回:“隨行五百軍士,俱披紅掛彩,入南郡買辦物件。”
    228

    披紅掛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hóng guà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披:穿著。穿著鮮艷的服裝或帶有喜慶氣氛的裝飾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54回:“你這臭淫婦,平白里又不赴席,又不拜年,披紅掛綠是為什么?”
    229

    批紅判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hóng pàn b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批:削;判:分開;紅、白:指花卉。嫁接花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李格非《洛陽名園記·李氏仁豐園》:“今洛陽良工巧匠,批紅判白,接以他木,與造化爭妙,故歲歲益奇。”
    230

    判若鴻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àn ruò hóng g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判:區別;鴻溝:古代運河,在今河南省,秦末是楚漢分界的一條河,比喻事物的界線。形容界限很清楚,區別很明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項羽恐,乃與漢王約,中分天下,割鴻溝而西者為漢,鴻溝而東者為楚。”
    231

    翩若驚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ān ruò jīng 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翩:輕快;輕盈。輕快得像驚飛的鴻雁;形容姿態輕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其形也,翩若驚鴻,婉若游龍。”
    232

    氣貫長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guàn cháng 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氣:氣概;精神。形容氣勢壯盛;簡直可以貫穿長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:“于維巨卿,氣貫虹霓,義高云漢。”
    233

    砌紅堆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hóng duī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春日花木繁榮的景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張孝祥《滿江紅·思歸寄柳州》:“想一年好處,砌紅堆綠。”
    234

    千紅萬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hóng wàn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形容百花競艷。②借指百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辛棄疾《水龍吟·寄題京口范南伯知縣家文官花》詞:“人間得意,千紅萬紫,轉頭春盡。”
    235

    群鴻戲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hóng xì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鴻:鴻雁;海:指大湖。象許多飛鴻在大湖里游戲一樣。形容書法遒勁靈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張彥遠《法書要錄》:“王羲之書如群鴻戲海。”
    236

    青紅皂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hóng zào b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皂:黑色。各種深淺不同的顏色。指不同顏色。喻指事情的是非曲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16卷:“州官得過了賄賂,那管青紅皂白,竟斷道:‘夏家欠林家二千兩。’”
    237

    取精用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ǔ jīng yòng 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精:精華。用:采用;享用。宏:通弘;大。從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七年》:“蕞爾國,而三世執其政柄,其用物也弘矣,其取精也多矣。”
    238

    取精用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ǔ jīng yòng 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精:精華;用:享受,占有;弘:大。從豐富的材料里提取精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蕞爾國,而三世執其政柄,其用物也弘矣,其取精也多矣。”
    239

    輕如鴻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rú hóng m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鴻毛:大雁的毛。比大雁的毛還要輕。比喻非常輕微或毫無價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輕于鴻毛,用之所趣異也。”
    240

    輕若鴻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ruò hóng m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輕于鴻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皇甫謐傳》:“輕若鴻毛,重若泥沉,損之不得,測之愈深。”
    * hong成語,hong的成語,帶hong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