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青紅皂白的意思 青紅皂白的讀音和出處

    • qīng
    • hóng
    • zào
    • bái
    成語名稱:
    青紅皂白
    成語拼音:
    [qīng hóng zào bái]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皂:黑色。各種深淺不同的顏色。指不同顏色。喻指事情的是非曲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16卷:“州官得過了賄賂,那管青紅皂白,竟斷道:‘夏家欠林家二千兩。’”
    成語例句:
    媽媽和哥哥且別叫喊,消消停停的,就有個青紅皂白了。(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三十四回)
    是否常用:
    常用成語
    感情褒貶:
    中性成語
    成語詞性:
    聯合式;作賓語;含貶義
    結構類型:
    聯合式成語
    形成年代:
    古代成語
    標準拼音:
    皂,不能讀作“zhào”。
    繁體字形:
    青紅皁白
    英文翻譯:
    wheat and chaff
    成語故事:
    成語接龍:
    “青紅皂白”成語接龍
    成語分類:
  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人物心理的成語 認知的成語 Q開頭的成語
    成語關注:
    黑色 深淺 不同 顏色 喻指 事情 是非曲直

    成語青紅皂白

    “青紅皂白”的單字解釋

    】:1.黑色:青布。青線。2.綠色(多用于植物)或藍色(用于天空):青草。青天。3.青草或沒成熟的莊稼:踏青。看青。4.青年:老中青。5.青海的簡稱。
    】:[hóng]1.像鮮血的顏色:紅棗。紅領巾。2.象征喜慶的紅布:披紅。掛紅。3.象征順利、成功或受人重視、歡迎:紅運。開門紅。滿堂紅。他唱戲唱紅了。4.象征革命或政治覺悟高:紅軍。又紅又專。5.紅利:分紅。6.姓。[gōng]見〖女紅〗。
    】:1.黑色:青紅皂白。2.舊時衙門差役:皂隸。3.肥皂:香皂。
    】:1.像霜或雪的顏色(跟“黑”相對)。2.光亮;明亮:東方發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飯。白開水。一窮二白。5.沒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費力氣。6.無代價;無報償:白吃。白給。白看戲。7.象征反動:白軍。白區。8.指喪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輕視或不滿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錯誤:寫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說明;告訴;陳述:表白。辯白。告白。13.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:道白。獨白。對白。14.指地方話:蘇白。15.白話:文白雜糅。半文半白。

    “青紅皂白”的反義詞

    “青紅皂白”的近義詞

    “青紅皂白”的相關成語

    “青紅皂白”的關聯成語

    “青紅皂白”造句

    由于爸爸不分青紅皂白的訓斥,他委屈地哭了。

    他不分青紅皂白,劈頭朝我打來。

    媽媽正在氣頭上,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小芳罵了一頓。

    "來,發給你們擦槍布!"司務長也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八班長說:"在哪兒搞這么多破抹布?"。

    哪里有激烈的戰爭,他就立即沖向那里,不問青紅皂白就砍殺起來。

    后來,他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兒子狠狠地教訓了好些日子。

    青年司法理事會說,不分青紅皂白的使用此一辭匯,可能會鼓勵年輕人加入幫派,犯下更嚴重的罪行。

    那些從不需要搬家的人,不分青紅皂白地收藏了一些只能說是雜七雜八的東西。

    暴力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地針對非戰斗人員而不是戰斗人員,以及針對合法目標的過度行為。

    他一來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大家訓斥了一頓。

    * 青紅皂白的意思 青紅皂白的成語解釋 青紅皂白的拼音、詞性、造句、出處、近義詞、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