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的成語 (803個)
-
781
針芥之合
- 成語拼音:
- zhēn jiè zhī hé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針芥相投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方文《贈孟六玕明序》詩:“近前一語忽大笑,針芥之合良非輕。”
-
782
珠聯璧合
- 成語拼音:
- zhū lián bì hé
- 成語解釋:
- 珍珠聯成串;美玉合成雙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律歷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璧,五星如連珠。”
-
783
珠連璧合
- 成語拼音:
- zhū lián bì hé
- 成語解釋:
- ①指日月、五星同時出現于天的一方。語本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璧,五星如連珠。”顏師古注引孟康曰:“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,七曜皆會聚斗、牽牛分度,夜盡如合璧連珠也。”②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本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璧,五星如連珠。”顏師古注引孟康曰:“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,七曜皆會聚斗、牽牛分度,夜盡如合璧連珠也。”
-
784
走了和尚走不了廟
- 成語拼音:
- zǒu lé hé shàng zǒu bù liǎo miào
- 成語解釋:
- 人雖然走了,家卻無法搬走。比喻難以逃脫
- 成語出處:
-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溜了你就別回來!走了和尚走不了廟,看你有本事守得住那點地。”
-
785
周妻何肉
- 成語拼音:
- zhōu qī hé ròu
- 成語解釋:
- 周:指南齊的周颙;何:指梁代的何胤。周颙有妻子,何胤吃肉,二人學佛修行,各有帶累。比喻飲食男女影響事業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延壽《南史·周颙傳》:“太子曰:‘累伊何?’對曰:‘周妻何肉。’”
-
786
政清人和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qīng rén hé
- 成語解釋:
- 政治清明,人心歸向,上下團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諸葛恢傳》:“會稽內史諸葛恢蒞官三年,政清人和,為諸郡首。”
-
787
阻山帶河
- 成語拼音:
- zǔ shān dài hé
- 成語解釋:
- 靠山環河。指形勢險要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項籍傳》:“秦民失望。于是韓生說羽曰:‘關中阻山帶河,四塞之地,肥饒,可都以伯。’”
-
788
轉死溝壑
- 成語拼音:
- zhuǎn sǐ gōu hè
- 成語解釋:
- 謂棄尸于山溝水渠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卷第六十二:“國相會稽駱俊素有威恩,是時王侯無復租祿,而數見虜奪,或并日而食,轉死溝壑,而陳獨富強,鄰郡人多歸之,有眾十馀萬。”
-
789
再衰三涸
- 成語拼音:
- zài shuāi sān hé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再衰三竭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為“五卅”慘案怒吼》:“病根(指不平等條約)不除……我們國民的民氣,再衰三涸,將要永遠淪為外人的奴隸而不能振拔。”
-
790
志同道合
- 成語拼音:
- zhì tóng dào hé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;信仰、志趣一致。志:志向;道:道路;信仰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陳思王植傳》:“及其見舉于湯武、周文,誠道合志同,玄漠神通。”
-
791
志同氣合
- 成語拼音:
- zhì tóng qì hé
- 成語解釋:
- 志趣相同,意見一致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曾敏行《獨醒雜志》第四卷:“逢原每不樂補之所為,而墨花實不逮,唯長于平遠,遇志同氣合者始為作之。”
-
792
政通人和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tōng rén hé
- 成語解釋:
- 政事通達;人心和順。形容國家穩定;人民安樂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廢俱興。”
-
793
志同心合
- 成語拼音:
- zhì tóng xīn hé
- 成語解釋:
- 志趣相同,意見一致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陸采《明珠記·訪俠》:“官居臺省,曾叨寵幸,只為愛山水窠巢,早離脫仕途坑阱。喜你志同心合,志同心合,果然堪敬!和你結師生,共老林泉下,同期大道成。”
-
794
中外合璧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wài hé bì
- 成語解釋:
- 中西合璧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三十一回:“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,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,中又不中,外又不外,倒成了一個中外合璧。”
-
795
中西合璧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xī hé bì
- 成語解釋:
- 璧:古代玉器。指兼有中國和外國優點的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咱們今天是中西合璧……這邊底下是主位;密司忒薩坐在右首,他同來這劉先生坐在左首。”
-
796
知行合一
- 成語拼音:
- zhī xíng hé yī
- 成語解釋:
- 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王守仁《傳習錄》上卷:“只是個冥行妄作,所以必說個知,方才行得……某今說個知行合一,正是對病的藥。”
-
797
轉于溝壑
- 成語拼音:
- zhuǎn yú gōu hè
- 成語解釋:
- 轉:輾轉;壑:山溝。輾轉他鄉,棄尸于山溝水渠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兇年饑歲,子之民老羸轉于溝壑。”
-
798
朱顏鶴發
- 成語拼音:
- zhū yán hè fā
- 成語解釋:
- 朱顏:紅潤的臉。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。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陶宗儀《輟耕錄·道士壽函》:“一老道士者,朱顏鶴發,延至其室。”
-
799
貞元會合
- 成語拼音:
- zhēn yuán huì hé
- 成語解釋:
- 指新舊更迭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鷗陽玄《魏國文正公許先生神道碑》:“論許先生之為臣,而推世祖之為君,則見我元國家之初,當貞元會合之氣運,故善言先生,必以道統為先,而后及功業。
-
800
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
- 成語拼音:
-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遇事敷衍,得過且過地混日子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16回:“行者方丟了鐘杵,笑道:‘你那里曉得!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’的。”
* he成語,he的成語,帶he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