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he的成語 (803個)

    321

    和氏之璧,夜光之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shì zhī bì,yè guāng zhī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氏:春秋時楚人卞和;璧:玉器。指世上罕有的珍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劉琨《答盧諶詩一首并書》:“和氏之璧,焉得獨曜于郢握;夜光之珠,何得未玩于隨掌?”
    322

    和氏之璧,隋侯之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shì zhī bì,suí hóu zhī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氏:春秋時楚人卞和;璧:玉器;隋侯:周代姬姓諸侯。指世上罕有的珍寶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譬如隋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貧。”
    323

    河山之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shān zhī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。”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。”
    324

    赫斯之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è sī zhī n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赫:勃然震怒的樣子;斯:語氣助詞。指帝王勃然震怒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大雅·皇矣》:“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。”
    325

    禾黍之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shǔ zhī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禾:粟;黍:谷子。對故國的懷念。指國破家亡的悲傷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委心子《新編分門古今類事·丘墟之象》:“后巢寇入京,焚滅殆盡,悉為瓦礫狐兔穴矣。游者有禾黍之傷。”
    326

    赫斯之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è sī zhī w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赫:顯耀。斯:語氣助詞。威:威嚴。指帝王或顯耀人物威武奮發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應詹傳》:“陛下宜奮赫斯之威,臣等當得負戈前驅,庶憑宗廟之靈,有征無戰。”
    327

    和隋之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suí zhī z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:和氏璧;隋:隋侯珠。形容極為難得的東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班固《答賓戲》:“先賤而后貴者,和隋之珍也。”
    328

    華亭鶴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tíng hè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華亭谷的鶴叫聲。表示對過去生活的留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尤梅》:“陸平原河橋敗,為盧志所讒,被誅,臨刑嘆曰:‘欲聞華亭鶴唳,可復得呼?’”
    329

    禾頭生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tóu shēng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耳:耳狀物。禾頭長出牙蘗,莊稼就報廢。災年的象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張鷟《朝野僉載》:“春雨甲子,赤地千里;夏雨甲子,乘舟入市;秋雨甲子,禾頭生耳。”
    330

    河同水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tóng shuǐ m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彼此關系密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警世通言·況太守斷死孩兒》:“邵氏故意欲責秀姑,卻教秀姑引得貴以塞其口。彼此河同水密,各不相瞞。”
    331

    還我河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án wǒ hé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表示決心從侵略者手中奪回本屬于自己的國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趙與時《賓退錄》第五卷:“徽宗嘗夢吳越錢王引徽宗御衣云:‘我好來朝,便終于還我河山。’”
    332

    喝西北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ē xī běi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沒有東西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1回:“叫我們管山吃山,管水吃水,都像你這一毛不拔,我們喝西北風。”
    333

    鶴膝蜂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è xī fēng y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宋魏慶之《詩人玉屑·詩病·詩病有八》:“三曰蜂腰,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……四曰鶴膝,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。”這是指詩歌聲律八病的兩種。后來用“鶴膝蜂腰”泛指詩歌聲律上所犯的毛病。②書法中的兩種病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魏慶之《詩人玉屑·詩病·詩病有八》:“三曰蜂腰,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……四曰鶴膝,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。”
    334

    鶴行雞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è xíng jī q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鶴立雞群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轍《次韻子瞻感舊見寄》:“君才最高峙,鶴行雞群中。”
    335

    何許人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xǔ rén y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許:地方。什么地方的人。指來歷不明的人和什么樣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逸民傳》:“漢陰老父者,不知何許人也。”
    336

    河斜月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xié yuè l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河傾月落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偷曲》:“你看河斜月落,斗轉參橫,不免回去罷。”
    337

    鶴亦敗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è yì bài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仙鶴敗壞仙道。指萬物皆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,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冷齋夜話》:“淵材嗟咨曰:‘鶴亦敗道!’”
    338

    褐衣不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è yī bù w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褐:粗布衣服。連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邯鄲之民,炊骨易子而食,可謂急矣。而君之后宮以百數,婢妾被綺穀,余梁肉,而民褐衣不完,糟糠不厭。”
    339

    涸魚得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yú dé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涸轍之魚得到水。比喻絕處逢生,有所憑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契苾何力傳》:“何力被執也,或讒之帝曰:‘何力入延陀,如涸魚得水,其脫必遽。’帝曰:‘不然。若人心如鐵石,殆不背我。’”
    340

    和衣而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yī ér s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:連著。穿著衣服睡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9卷:“那老道人自去收拾,關門閉戶已了,來房中土榻上和衣而睡。”
    * he成語,he的成語,帶he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