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han的成語 (408個)

    101

    捍格不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n gé bù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捍:絕;格:堅硬;捍格:相互抵觸,格格不入。過于堅硬而難于深入。形容彼此意見完全不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學記》:“發然后禁,則捍格而不勝。”鄭玄注:“捍:堅不可入之貌。”
    102

    捍格不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n gé bù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捍格:互相抵觸,格格不入。固執成見,不能變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一回:“其余十八行省,那一處不是執迷不化,捍格不通呢?”
    103

    含垢包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òu bāo xi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含垢忍恥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袁宏道《廣莊·人間世》:“使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盡,我根潛伏,惡能含垢包羞,與世委蛇若此?”
    104

    含垢藏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ǒu cáng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謂應有包容的氣量,后轉用以指包容壞人壞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“諺曰:‘高下在心,川澤納污,山藪藏疾,瑾瑜匿瑕。國君含垢。’”
    105

    含垢藏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òu cáng xi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含垢匿瑕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“未嘗見其喜慍之色”劉孝標注引《嵇康別傳》:“康性含垢藏瑕,愛惡不爭于懷,喜怒不寄于顏。”
    106

    函蓋充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ài chōng z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包容一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戴名世《〈野香亭詩集〉序》:“先生于書,無所不讀,函蓋充周,不見涯涘。”
    107

    酣歌恒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ān gē héng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縱情歌舞,耽于聲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伊訓》:“敢有恒舞于宮,酣歌于室,時謂巫風。”
    108

    漢皋解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n gāo jiě p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漢皋:山名,在湖北襄陽西北;珮:同“佩”,飾物。指鄭交甫在漢皋臺遇到兩個女子,女子解寶珠給他。指男女相互愛慕而贈答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》:“心搖漢皋珮,淚墮峴亭碑。”
    109

    含宮咀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ōng jǔ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“宮”、“商”、“徵”都是中國古樂中的音階名。指沉浸于優美的樂曲之中。同“含商咀徵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景耀月《長歌行》:“目成造次非相謀,含宮咀徵何悠悠!”
    110

    含垢納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òu nà w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垢、污:臟垢;污穢。心里忍受著羞恥和污辱。本指國君應當有容忍恥辱和誣枉的氣度。后指有容忍恥辱的度量;也轉用以形容穢惡聚集之處;或包容壞人壞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“諺曰:‘高下在心,川澤納污,山藪藏疾,瑾瑜匿瑕。國君含垢。’”
    111

    含垢匿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òu nì xi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含垢藏瑕”。包容污垢,隱匿缺失。形容寬宏大度。語本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“瑾瑜匿瑕,國君含垢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“瑾瑜匿瑕,國君含垢。”
    112

    函蓋乾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ài qián k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語。原指泯合無間。后指言語詩文契理或一心專志而絕無雜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五燈會元 云門偃禪師法嗣 德山緣密禪師》:“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:一句函蓋乾坤,一句截斷眾流,一句隨波逐浪。”
    113

    含垢棄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òu qì xi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包容污垢,不責過失。形容寬宏大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元稹《上門下裴相公書》:“況當今陛下在宥四海,與人為天,特降含垢棄瑕之書,且授隨才任能之柄于閣下。”
    114

    含垢忍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òu rěn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忍受恥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胡銓《上高宗封事》:“陛下尚不覺悟,竭民膏血而不恤,忘國大讎而不報,含垢忍恥,舉天下而臣之,甘心焉。”
    115

    含垢忍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òu rěn r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含:包容;垢:通“詬”;恥辱。指容忍恥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曹世叔妻傳》:“有善莫名,有惡莫辭,忍辱含垢,常若畏懼。”
    116

    含垢忍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òu rěn w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含垢忍恥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老殘游記續集遺稿》第四回:“我為三爺含垢忍污的同牛馬落交,卻又因親近牛馬,得罪了三爺,豈不大失算嗎?”
    117

    寒耕熱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ēng rè y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農作辛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子家語 屈節解》:“民寒耕熱耘曾不得食,豈不衰哉!”
    118

    寒耕暑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ēng shǔ y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冬耕地,夏鋤草。泛指做各種農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管子·乘馬數》:“使農夫寒耕暑耘,力歸于上,女勤于纖微,而織歸于府。”
    119

    漢官威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n guān wēi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漢朝官吏的服飾制度。后常指漢族的統治制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老吏或垂涕曰:‘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。’”
    120

    酣歌醉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ān gē zuì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酣歌恒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血戰后一周年》:“不見他們朝朝暮暮酣歌醉舞么?”
    * han成語,han的成語,帶h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