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i的成語 (800個)
-
601
頹垣廢井
- 成語拼音:
- tuí yuán fèi jǐng
- 成語解釋:
- 倒塌了的墻,廢棄不用的井。形容荒涼破敗的景象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蘇軾《密州通判廳題名記》:“雖然,不可以不一言,使數百年之后,得此文于頹垣廢井之間者,茫然長思而一嘆也。”
-
602
騰焰飛芒
- 成語拼音:
- téng yàn fēi máng
- 成語解釋:
- 謂光芒四射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記·楚游日記》:“昧爽放舟,曉色蒸霞,層嵐開藻,既而火輪涌起,騰焰飛芒。”
-
603
頹垣廢址
- 成語拼音:
- tuí yuán fèi zhǐ
- 成語解釋:
- 猶頹垣廢井。形容荒涼破敗的景象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歐陽修《有美堂記》:“今其江山雖在,而頹垣廢址,荒煙野草,過而覽者,莫不為之躊躇而凄愴。”
-
604
兔走烏飛
- 成語拼音:
- tù zǒu wū fēi
- 成語解釋:
- 烏: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,故稱太陽為金烏;兔: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,故稱月亮為玉兔。形容光陰迅速流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琮《春愁》詩:“金烏長飛玉兔走,青鬢長青古無有。唐 韋莊《秋日早行》詩:“行人自是心如火,兔走烏飛不覺長。”
-
605
忘餐廢寢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cān fèi qǐ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忘寢廢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忘餐廢寢舒心害,若不是真心耐,志誠捱,怎能勾這相思苦盡甘來。”
-
606
忘啜廢枕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chuò fèi zhěn
- 成語解釋:
- 謂不食不眠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黃九郎》:“生邑邑若有所失,忘啜廢枕,日漸委悴。”
-
607
枉費唇舌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chún shé
- 成語解釋:
- 白費言辭,不起作用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蘆》第九回:“這官去后,伯伯仍前舊性不改,卻不枉費唇舌?”
-
608
舞鳳飛龍
- 成語拼音:
- wǔ fèng fēi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猶龍飛鳳舞。氣勢奔放雄壯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孝祥《鷓鴣天·贈錢橫州子山》詞:“舞鳳飛龍五百年,盡將錦繡裹山川。”
-
609
枉費工夫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gōng fū
- 成語解釋:
- 白白地耗費時間與精力。形容徒勞無益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15卷:“如今要下功夫,且須端莊存養,獨觀昭曠之原,不須枉費工夫,鉆在紙上語。”
-
610
枉費口舌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kǒu shé
- 成語解釋:
- 白費口舌
- 成語出處:
- 周克芹《許茂和他的女兒們》第七章:“許琴不愿向這個不關心人只關心自己的七姐枉費口舌。”
-
611
枉費日月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rì yuè
- 成語解釋:
- 枉:白白地。費:浪費。日、月:時間、光陰。白白地浪費時光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管下縣相視約束》:“不惟重擾災傷人戶,亦恐枉費日月,不能了辦。”
-
612
枉費時日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shí rì
- 成語解釋:
- 枉:徒然;日月:光陰。白白浪費時光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黃宗羲《李杲堂文鈔序》:“今之為時文者,無不望其速成,其肯枉費時日于載籍乎。”
-
613
烏飛兔走
- 成語拼音:
- wū fēi tù zǒu
- 成語解釋:
- 烏: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,故稱太陽為金烏;兔: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,故稱月亮為玉兔。形容光陰迅速流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不忽木《點絳唇 辭朝》套曲:“你看這汛指間烏飛兔走,假若名利成,至如田園就,都是些去馬來牛。”
-
614
枉費心機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xīn jī
- 成語解釋:
- 白白地費了一番心思。枉:白白地;心機:心思;計謀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40回:“枉費心機空費力,雪消春水一場空。”
-
615
枉費心計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xīn jì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枉費心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06回:“如今枉費心計,掙了一輩子的強,偏偏兒的落在人后頭了。”
-
616
枉費心力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xīn lì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枉費心機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答甘道士書》:“所云筑室藏書,此亦恐枉費心力。”
-
617
枉費心思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xīn sī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枉費心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柔石《二月》:“蕭先生實在可以佩服,不過枉費心思。”
-
618
為非作歹
- 成語拼音:
- wéi fēi zuò dǎi
- 成語解釋:
- 做種種壞事。為:做;歹:指壞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尚仲賢《柳毅傳書》第二折:“我且拿起來,只一口將他吞于腹中,看道可還有本事為非作歹哩。”
-
619
為非作惡
- 成語拼音:
- wéi fēi zuò è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為非作歹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貪夢道人《彭公案》第七回:“今天倚仗你那些為非作惡之人,前來擾亂我的公事,對也不對?”
-
620
文過飾非
- 成語拼音:
- wén guò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。文、飾:掩飾;過、非:過失、錯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劉知幾《史通 惑經》:“期則圣人設教,其理含宏,或援誓以表心,或稱非以委屈。豈與夫庸儒末學,文過飾非,使夫問者緘辭杜口,懷疑不展,若是而已哉!”
* fei成語,fei的成語,帶fei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