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fei的成語 (800個)

    561

    說是道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shì dào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說是談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38卷:“我的父母沒眼睛,把我嫁在這里,沒來由教他來望,卻教別人說是道非。”
    562

    似是而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shì ér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孟子 盡心下》:“孔子曰:‘惡似而非者。’”
    563

    是是非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hì fēi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對的認為是對的,把錯的認為是錯的。比喻是非、好壞分得非常清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荀況《荀子 修身》:“是是非非謂之知,非是是非謂之愚。”
    564

    隨聲吠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shēng fèi y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一經他人唆使,便不分是非曲直,對人大加攻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符《潛夫論 賢難》:“諺曰:一犬吠形,百犬吠聲。”
    565

    說是弄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shì nòng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說是談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解放日報》1943.1.23:“從‘老好人’薛××的眼里,以為大家又在說是弄非了。”
    566

    隨聲是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shēng shì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別人說是,自己也說是;別人說不是,自己也說不是。謂毫無主見,一味盲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哀帝紀》:“或懷妒嫉不考情實,雷同相從,隨聲是非,豈不哀哉。”
    567

    雙宿雙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āng sù shuāng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宿在一起,飛在一起。比喻相愛的男女形影不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無名氏《雜詞》:“不如池上鴛鴦鳥,雙宿雙飛過一生。”
    568

    誰是誰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í shì shuí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誰對誰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李致遠《還牢末》第一折:“誰與你挑唇料嘴,辨別個誰是誰非。”
    569

    說是談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shì tán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評說是非。②指搬弄口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點絳唇·贈妓》:“不問生熟辦酒食,他便要異盞傳杯,說是談非,斜眼相窺。”
    570

    盛衰興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ng shuāi xīng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盛:興盛;衰:衰敗;興:興旺;廢:廢棄。指人與事變化發展的各種情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王安石《祭歐陽文忠文》:“嗚呼!盛衰興廢之理,自古如此。”
    571

    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ài wēng shī mǎ,ān zhī fēi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,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。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馬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七回:“處士有志未遂,甚為可惜,然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?”
    572

    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ài wēng shī mǎ,yān zhī fēi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,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。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病玉緣》:“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,你眼前不信俺的話也罷,到了日后,才覺得俺不是說笑話哩。”
    573

    鼠心狼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ǔ xīn láng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心腸陰險狠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鄭燮《后孤兒行》:“丈丈翁,得錢歸,鼠心狼肺,側目吞肥,千謀萬算伏危機。”
    574

    食言而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yán ér f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食言:失信。指不守信用,只圖自己占便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是食言多矣,能無肥乎?”
    575

    夙夜匪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ù yè fěi j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夙夜匪懈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,夙夜匪解,以事一人。”
    576

    死于非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yú fēi m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非命:橫死。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一卷:“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,自取之也。”
    577

    受益匪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yì fěi q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唐蕓洲《七劍十三俠》第56回:“若能眾位豪杰常常聚首,教導小兒,卻是受益匪淺!”
    578

    夙夜匪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ù yè fěi x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日夜勤勞;不怠惰。夙夜:早晚;匪:不;懈:松懈;懈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司馬彪《續漢書》:“熹為衛尉,盡心事上,夙夜匪懈。”
    579

    掞藻飛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ǎn zǎo fēi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掞:發舒;藻:辭藻;飛:飛揚;聲:聲譽。指施展文才,聲譽遠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蕭穎士《贈韋司業書》:“今朝野之際,文場至廣,掞藻飛聲,森然林植。”
    580

    屠腸決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ú cháng jué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屠:宰殺;決:通“抉”,挖出。剖腹出腸,挖出肺肝。形容死得慘烈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:“聶政大呼,所擊殺者數十人,因自皮面決眼,自屠出腸,遂以死。”
    * fei成語,fei的成語,帶fe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