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i的成語 (800個)
-
541
飾非掩丑
- 成語拼音:
- shì fēi yǎn chǒu
- 成語解釋:
- 飾:掩飾;丑:丑惡。掩飾錯誤和丑惡的行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“多少輕薄浪子,皆以‘好色不淫’為解,又以‘情而不淫’作要,此皆飾非掩丑之語耳!”
-
542
飾非養過
- 成語拼音:
- shì fēi yǎng guò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飾非遂過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葉適《法度總論》:“及其崛然自見者,猶皆自有為國之意,便其下無飾非養過之心。”
-
543
飾非掩過
- 成語拼音:
- shì fēi yǎn guò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飾非文過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華蓋集續編·學界的三魂》:“我雖然也被謚為‘土匪’之一,卻并不想為老前輩們飾非掩過。”
-
544
是非之地
- 成語拼音:
- shì fēi zhī dì
- 成語解釋:
- 有麻煩或爭議的地方
- 成語出處:
- 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平步青云》下冊:“我想第一步只有讓你師父跳出是非之地,哪一方面都不幫。”
-
545
生非作歹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fēi zuò dǎi
- 成語解釋:
- 歹:壞事。做種種壞事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楊文奎《兒女團圓》第二折:“沒揣的大驚小怪,便待要生非作歹。”
-
546
是非只為多開口
- 成語拼音:
- shì fēi zhī wèi duō kāi kǒu
- 成語解釋:
- 糾紛爭端都是說話太多引起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無名氏《張協狀元》第40出:“一劍教伊死了休,黃泉路上必知羞,是非只為多開口,煩惱皆因強出頭。”
-
547
是非之心
- 成語拼音:
- shì fēi zhī xīn
- 成語解釋:
-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
-
548
笙歌鼎沸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gē dǐng fè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樂聲歌聲熱鬧非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吳自牧《夢粱錄·清明節》:“此日又有龍舟可觀,都人不論貧富,傾城而出,笙歌鼎沸,鼓吹喧天。”
-
549
是古非今
- 成語拼音:
- shì gǔ fēi jīn
- 成語解釋:
- 是:認為對;非:認為不對,不以為然。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,否認現代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元帝紀》:“且儒雅不達時宜,好是古非今,使人眩于名實,不知所守,何足委任!”
-
550
頌古非今
- 成語拼音:
- sòng gǔ fēi jīn
- 成語解釋:
- 頌:頌揚;非:非難;反對;今:現代。頌揚古代的;非難和反對現代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司馬遷《史記 秦始皇本紀》:“有敢偶語《詩》《書》者棄市,以古非今者族。”
-
551
損公肥私
- 成語拼音:
- sǔn gōng féi sī
- 成語解釋:
- 損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獲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華月報》1979年第1期:“在群眾中,有些人損公肥私,無理取鬧。”
-
552
順過飾非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guò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謂徇私遷就而掩飾錯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律歷志》:“忠輔于《易》粗窺大衍之旨,創立日法,撰演新歷,不敢以言者,誠懼太史順過飾非。”
-
553
四海鼎沸
- 成語拼音:
- sì hǎi dǐng fèi
- 成語解釋:
- 四海:古人以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,用以指全國各地;鼎沸:比喻局勢不安定,如同鼎水沸騰。形容天下大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志·譙周傳》:“既非秦末鼎沸之時,實有六國并據之勢。”《晉書·祖逖傳》:“若四海鼎沸,豪杰并起,吾與足下,當相避于中原耳。”
-
554
神魂飛越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hún fēi yuè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寫作時想象力肆意馳騁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禹偁《謝加朝請大夫表》:“涕泗縱橫,亂于縻綆,神魂飛越,若在煙霄。”
-
555
扇火止沸
- 成語拼音:
- shàn huǒ zhǐ fèi
- 成語解釋:
- 沸:沸騰,指水滾開。用扇風助長火勢的辦法來停止水沸騰。比喻采取的辦法與希望達到的目的正好相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吳書》:“風聲流聞,震蕩城邑,丘墻懼于橫暴,貞良化為群惡,此何異乎抱薪救焚,扇火止沸哉!”
-
556
水凈鵝飛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jìng é fē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水盡鵝飛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云窗夢》第四折:“我則道地北天南,錦營花陣,偎紅倚翠,今日個水凈鵝飛。”
-
557
水盡鵝飛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jìn é fē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恩情斷絕,各走各的路。也比喻精光,一點兒也不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二折:“你休等的我恩斷意絕,眉南眼北,恁時節水盡鵝飛。”
-
558
蜀犬吠日
- 成語拼音:
- shǔ quǎn fèi rì
- 成語解釋:
- 蜀:四川省的簡稱;吠:狗叫。原意是四川多雨,那里的狗不常見太陽,出太陽就要叫。比喻少見多怪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屈子賦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聞庸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則犬吠。”
-
559
損人肥己
- 成語拼音:
- sǔn rén féi jǐ
- 成語解釋:
- 猶損人利己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8卷:“如今這些貪人,擁著嬌妻美妾,求田問舍,損人肥己,掂斤播兩,何等肚腸。”
-
560
首如飛蓬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rú fēi péng
- 成語解釋:
- 首:頭發;飛蓬:飛散的蓬草。形容頭發未經修飾,像飛散的蓬草一樣紛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衛風·伯兮》:“自伯之東,首如飛蓬,豈無膏沐,誰適為容。”
* fei成語,fei的成語,帶fei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