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e的成語 (442個)

    121

    阿世盜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shì dào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世:曲從迎合世人的歡心;盜名:竊取名譽。用欺騙的手段騙取世人的歡心來竊取個人名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梁啟超《新民說》第18節:“才智之士,既得此以為阿世盜名之一秘鑰,于是名節閑檢,蕩然無所復顧。”
    122

    惡聲惡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shēng è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說話語氣很兇狠,態度粗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上卷:“小不順眼,還要發脾氣,惡聲惡氣地罵人,也罵雞和豬和牛。”
    123

    額手加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é shǒu jiā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表示敬意
    成語出處:
    章炳麟《與上海國民黨函》:“外人之額手加禮者,今且相與鄙夷。”
    124

    阿世媚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shì mèi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世:迎合世俗。曲意迎合當時社會的陳規陋俗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墳 文化偏至論》:“如其《民政》一書,謂有人寶守真理,不阿世媚俗,而不見容于人群。”
    125

    阿世取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shì qǔ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別人的歡心。迎合世俗,取悅于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漢文學史綱要》第六篇:“至叔孫通,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,非重其能定朝儀,知典禮也。”
    126

    阿順取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shùn qǔ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:曲從,迎合。曲意順從以博取他人的歡悅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金史 本紀第六世宗》:“以輔朕之不逮,慎毋阿順取容。”
    127

    阿時趨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shí qū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:迎合。迎合時尚和世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惲代英《再復畢幾庵書》:“故辦雜志者,當研究社會心理(然此決非阿時趨俗,只以順其勢而利導之耳)。”
    128

    餓死事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sǐ shì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餓死人是件大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田北湖《與某生論韓文書》:“況貧能病人,餓死事大,不惟利祿之見,盡人難免。”
    129

    餓死事小,失節事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sǐ shì xiǎo,shī jié shì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失節: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,后泛指失去節操。貧困餓死是小事,失節事情就大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二程全書·遺書二十二》:“又問:‘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,可再嫁否?’曰:‘只是后世怕寒餓死,故有是說。然餓死事極小,失節事極大!’”
    130

    額手相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é shǒu xiāng q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額手稱慶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王韜《淞濱瑣話·盧雙月》:“泥金高揭,鄰里喧嘩,擠庭下幾滿。喜極入告,額手相慶。”
    131

    惡事行千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shì xíng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壞事卻傳播得極快(含有勸告的意思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六:“所謂好事不出門,惡事行千里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”
    132

    扼腕長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wàn cháng t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手握腕,長聲嘆息。形容情緒激動的神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劉琨傳》:“臣所以泣血宵吟,扼腕長嘆者也。”
    133

    扼腕嘆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wàn tàn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扼:握住;抓住。握著手腕發出嘆息的聲音。形容十分激動地發出長嘆的情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王隱《晉書 劉錕傳》:“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長嘆者也。”
    134

    扼腕興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wàn xīng j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扼腕:用手握腕;嗟:感嘆。用手握腕,長聲嘆息。形容情緒激動發出嘆息的神態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01回:“于是吏民俱困,都累得扼腕興嗟,愁眉百結了。”
    135

    鵝王擇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é wáng zé r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水乳同置一器,鵝王僅飲乳汁而留其水。比喻擇其上乘精華。事見《祖庭事苑》卷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水乳同置一器,鵝王僅飲乳汁而留其水。事見《祖庭事苑》卷五。清·錢謙益《與素華禪師書》:“《宗鏡》刪訂,非鵝王擇乳不能具此心眼。”
    136

    鶚心鸝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xīn lí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鶚:魚鷹;鸝:黃鶯。比喻嘴甜心狠,陰險狡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2回:“這紹聞當不住鶚心鸝舌的話。”
    137

    惡性循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xìng xún 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許多壞事互為因果,循環不已,越來越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華文摘》1981年11期:“戚祖勝無力還債,只好再去騙,拆東墻補西墻,騙的更大,債主更多,形成了惡性循環。”
    138

    鵝行鴨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é xíng yā b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步:走。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。比喻步行緩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楊暹《西游記》第四本第13出:“見一人光紗帽,黑布衫,鷹頭雀腦將身探,狼心狗行潛宗闞,鵝行鴨步懷愚濫。”
    139

    惡衣薄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yī bó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衣:衣服;薄:淡薄;食:事物。形容生活清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中子 事君》:“惡衣薄食,少思寡欲。”
    140

    訛以傳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é yǐ chuán 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本來就是錯誤的東西妄加傳播,越傳越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郎瑛《七修類稿·辯證上·愛妾換馬》:“不然,長髯紫衣,怪誕幽顯之說,何其駭異哉?后人又不考而吟詠焉,訛以傳訛也。”
    * e成語,e的成語,帶e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